survived['rate'] = [1-survived_rate, survived_rate] survived
时间: 2024-04-28 14:22:22 浏览: 185
这段代码是为计数结果 dataframe 对象 survived 新增一列“幸存率”的操作。其中,survived_rate 表示数据集中的幸存率,即幸存者数量占总样本数的比例。代码的第一行使用了列表推导式来为 survived 新增了一列“rate”,该列包含了两个值,分别是未幸存者和幸存者的幸存率。具体来说,[1-survived_rate, survived_rate] 表示一个包含两个浮点数的列表,第一个浮点数为未幸存者的幸存率,即 1 减去数据集中的幸存率;第二个浮点数为幸存者的幸存率,即数据集中的幸存率。
代码的第二行将 survived_rate 赋值给 survived,即将 survived 中的“rate”列的值替换为新的值。由于在第一行代码已经为 survived 新增了“rate”列并赋予了新的值,因此此处的代码其实是将 survived 中的“rate”列的原有值替换为新的值。
执行这段代码之后,survived 变量将包含三列数据,分别是“label”(幸存者的取值)、“counts”(幸存者的数量)和“rate”(幸存者的幸存率)。
相关问题
survived_rate = round(342/891, 2) survived['rate'] = [1-survived_rate, survived_rate] print(survived)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在上一个问题中计算得到的 `survived_rate` 变量的基础上,为 `survived` DataFrame 添加一列新的数据,该列名为 `rate`,表示生还者的比例。
具体来说,代码执行的步骤如下:
1. `survived['rate'] = [1-survived_rate, survived_rate]`:创建一个名为 `rate` 的新列,并将列表 `[1-survived_rate, survived_rate]` 的值分别赋给该列的前两行。由于该列表中第一个元素为未生还者的比例,第二个元素为生还者的比例,因此这行代码的作用是在 `survived` DataFrame 中添加一列,其中第一行的 `rate` 值为未生还者的比例,第二行的 `rate` 值为生还者的比例。
2. `print(survived)`:打印更新后的 `survived` DataFrame,其中包括每个值的出现次数以及它们的比例(即新添加的 `rate` 列)。
最终,`survived` DataFrame 的输出结果如下:
```
label counts rate
0 0 549 0.62
1 1 342 0.38
```
其中,第一行表示未生还者的数量和比例,第二行表示生还者的数量和比例。
解释每一行df.info() total_survived_sum = df['Survived'].sum() total_nosurvived_sum =891 - df['Survived'].sum() print("幸存者为%d,遇难者为%d"%(total_survived_sum,total_nosurvived_sum))
当你调用 `df.info()` 时,它会显示Pandas DataFrame的基本信息,如列数、列名称、每个列中非空数据的数量、数据类型等等。
`total_survived_sum = df['Survived'].sum()` 这行代码将幸存者的总数计算为数据框df中'Survived'列中所有值为1的行的数量之和。
`total_nosurvived_sum =891 - df['Survived'].sum()` 这行代码将遇难者的总数计算为数据框df中'Survived'列中所有值为0的行的数量之和。由于总人数是固定的891,因此我们可以通过891减去幸存者的总数得到遇难者的总数。
最后,`print("幸存者为%d,遇难者为%d"%(total_survived_sum,total_nosurvived_sum))` 这行代码将幸存者和遇难者的总数打印出来。`%d` 是一个占位符,代表整数类型的数据,后面的 `(total_survived_sum,total_nosurvived_sum)` 则是用于填充这些占位符的数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