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寫一個Qtime

时间: 2023-07-04 09:27:22 浏览: 51
您好!以下是使用 C++ 编写的 QTime 示例代码: ```c++ #include <QTime>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 获取当前时间 QTime currentTime = QTime::currentTime(); std::cout << "Current time: " << currentTime.toString().toStdString() << std::endl; // 延时 3 秒 QTime endTime = currentTime.addSecs(3); while (QTime::currentTime() < endTime) { // 暂停程序执行 } // 获取延时后的时间 QTime delayedTime = QTime::currentTime(); std::cout << "Delayed time: " << delayedTime.toString().toStdString() << std::endl; return 0; } ``` 此示例代码使用 QTime 类获取当前时间,并使用 addSecs() 函数延时 3 秒,最后再次获取时间并输出。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展。
相关问题

C++设计一个linux二级文件系统中代码读写部分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较长的代码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实现,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些数据结构来表示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 ```c++ // inode 结构体,表示文件或目录 struct inode { int inum; // inode 编号 int type; // 0 表示文件,1 表示目录 int size; // 文件大小 int blocks[16]; // 文件分配的块号 int link; // 文件或目录的链接数 time_t atime; // 访问时间 time_t mtime; // 修改时间 }; // superblock 结构体,表示文件系统的基本信息 struct superblock { int magic; // 文件系统魔数 int isize; // inode 数量 int fsize; // 数据块数量 }; // 文件系统结构体 struct filesystem { int fd; // 文件描述符 struct superblock sb; // 文件系统基本信息 struct inode* inodes; // inode 数组 char* blocks; // 数据块数组 }; ``` 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文件系统的初始化、读写操作等函数。 ```c++ // 初始化文件系统 void fs_init(struct filesystem* fs, const char* path) { fs->fd = open(path, O_RDWR); read(fs->fd, &fs->sb, sizeof(fs->sb)); fs->inodes = malloc(sizeof(struct inode) * fs->sb.isize); lseek(fs->fd, 1024, SEEK_SET); read(fs->fd, fs->inodes, sizeof(struct inode) * fs->sb.isize); fs->blocks = malloc(fs->sb.fsize * 1024); lseek(fs->fd, 1024 * (2 + fs->sb.isize), SEEK_SET); read(fs->fd, fs->blocks, fs->sb.fsize * 1024); } // 读取一个文件或目录的 inode struct inode* get_inode(struct filesystem* fs, int inum) { if (inum < 1 || inum > fs->sb.isize) { return NULL; } return &fs->inodes[inum - 1]; } // 读取一个块的数据 void read_block(struct filesystem* fs, int block, char* buf) { if (block < 0 || block >= fs->sb.fsize) { return; } memcpy(buf, fs->blocks + block * 1024, 1024); } // 写入一个块的数据 void write_block(struct filesystem* fs, int block, const char* buf) { if (block < 0 || block >= fs->sb.fsize) { return; } memcpy(fs->blocks + block * 1024, buf, 1024); lseek(fs->fd, 1024 * (2 + fs->sb.isize + block), SEEK_SET); write(fs->fd, buf, 1024); } // 读取一个文件的数据 int read_file(struct filesystem* fs, struct inode* inode, int offset, char* buf, int size) { if (inode->type != 0) { return -1; } if (offset < 0 || offset >= inode->size) { return 0; } if (offset + size > inode->size) { size = inode->size - offset; } int block_offset = offset / 1024; int block_size = size / 1024 + (size % 1024 ? 1 : 0); char block_data[1024]; for (int i = 0; i < block_size; i++) { read_block(fs, inode->blocks[block_offset + i], block_data); if (i == 0) { memcpy(buf, block_data + offset % 1024, 1024 - offset % 1024); } else if (i == block_size - 1) { memcpy(buf + (i * 1024 - offset), block_data, size % 1024); } else { memcpy(buf + (i * 1024 - offset), block_data, 1024); } } inode->atime = time(NULL); lseek(fs->fd, 1024 + (inode->inum - 1) * sizeof(struct inode), SEEK_SET); write(fs->fd, inode, sizeof(struct inode)); return size; } // 写入一个文件的数据 int write_file(struct filesystem* fs, struct inode* inode, int offset, const char* buf, int size) { if (inode->type != 0) { return -1; } if (offset < 0 || offset >= inode->size) { return 0; } if (offset + size > inode->size) { size = inode->size - offset; } int block_offset = offset / 1024; int block_size = size / 1024 + (size % 1024 ? 1 : 0); char block_data[1024]; for (int i = 0; i < block_size; i++) { if (i == 0 && block_offset + i < 16) { read_block(fs, inode->blocks[block_offset + i], block_data); memcpy(block_data + offset % 1024, buf, 1024 - offset % 1024); write_block(fs, inode->blocks[block_offset + i], block_data); } else if (i == block_size - 1 && block_offset + i < 16) { read_block(fs, inode->blocks[block_offset + i], block_data); memcpy(block_data, buf + (i * 1024 - offset), size % 1024); write_block(fs, inode->blocks[block_offset + i], block_data); } else if (block_offset + i < 16) { read_block(fs, inode->blocks[block_offset + i], block_data); memcpy(block_data, buf + (i * 1024 - offset), 1024); write_block(fs, inode->blocks[block_offset + i], block_data); } } inode->mtime = time(NULL); lseek(fs->fd, 1024 + (inode->inum - 1) * sizeof(struct inode), SEEK_SET); write(fs->fd, inode, sizeof(struct inode)); return size; } ``` 以上代码实现了文件系统的初始化、读取 inode、读写数据块、读取文件数据、写入文件数据等基本操作。但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实现,实际的文件系统会更加复杂,并且需要考虑并发访问等问题。

C++设计一个linux二级文件系统

实现一个完整的 Linux 二级文件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需要深入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和数据结构。在这里,我只能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和一些关键的实现步骤,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设计一个 Linux 二级文件系统。 1. 文件系统结构 一个典型的 Linux 二级文件系统包含以下组成部分: - 引导块(boot block):存储引导程序和文件系统的基本信息。 - 超级块(super block):存储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如大小、块大小、inode 数量等。 - inode 表(inode table):存储文件和目录的元数据信息,如文件大小、权限、创建时间等。 - 数据块区域(data block area):存储文件的实际内容。 2. 实现步骤 (1)创建一个磁盘映像文件并格式化为 ext2 文件系统。 (2)实现一个简单的解析器,用于解析用户输入的命令。 (3)实现对文件和目录的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基本操作。 (4)实现对文件系统的格式化、挂载和卸载操作。 (5)实现对文件系统的扩展和收缩操作。 3.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 代码示例,用于实现一个基本的 Linux 二级文件系统: ```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 定义 inode 结构体 struct inode { int index; // 索引号 int size; // 文件大小 int mode; // 文件模式 time_t ctime; // 创建时间 time_t mtime; // 修改时间 int block[12]; // 直接块 int indirect; // 一级间接块 }; // 定义 superblock 结构体 struct superblock { int size; // 文件系统大小 int block_size; // 块大小 int inode_count; // inode 数量 int free_block_count; // 空闲块数量 int free_inode_count; // 空闲 inode 数量 int block_bitmap_size; // 块位图大小 int inode_bitmap_size; // inode 位图大小 int inode_table_size; // inode 表大小 int inode_table_start; // inode 表起始块号 int data_block_start; // 数据块起始块号 }; // 定义文件系统类 class FileSystem { public: FileSystem(string filename, int size, int block_size, int inode_count) { // 初始化文件系统 this->filename = filename; this->size = size; this->block_size = block_size; this->inode_count = inode_count; this->block_count = size / block_size; this->block_bitmap_size = block_count / 8 + 1; this->inode_bitmap_size = inode_count / 8 + 1; this->inode_table_size = inode_count * sizeof(inode) / block_size + 1; this->inode_table_start = 2; this->data_block_start = inode_table_start + inode_table_size; this->free_block_count = block_count - data_block_start + 1; this->free_inode_count = inode_count - 1; // 创建并格式化文件系统 format(); } void format() { // 在磁盘上创建文件系统 ofstream file(filename, ios::binary); if (!file) { cerr << "Error: failed to create file system" << endl; exit(1); } // 初始化超级块 superblock sb; sb.size = size; sb.block_size = block_size; sb.inode_count = inode_count; sb.free_block_count = free_block_count; sb.free_inode_count = free_inode_count; sb.block_bitmap_size = block_bitmap_size; sb.inode_bitmap_size = inode_bitmap_size; sb.inode_table_size = inode_table_size; sb.inode_table_start = inode_table_start; sb.data_block_start = data_block_start; // 写入超级块 file.write((char *)&sb, sizeof(superblock)); // 初始化位图 vector<bool> block_bitmap(block_count, false); vector<bool> inode_bitmap(inode_count, false); block_bitmap[0] = true; inode_bitmap[0] = true; // 写入位图 file.write((char *)&block_bitmap[0], block_bitmap_size); file.write((char *)&inode_bitmap[0], inode_bitmap_size); // 初始化 inode 表 vector<inode> inode_table(inode_count, {0}); // 写入 inode 表 file.seekp(inode_table_start * block_size, ios::beg); file.write((char *)&inode_table[0], inode_table_size * block_size); // 关闭文件 file.close(); } private: string filename; // 文件名 int size; // 文件系统大小 int block_size; // 块大小 int inode_count; // inode 数量 int block_count; // 块数量 int block_bitmap_size; // 块位图大小 int inode_bitmap_size; // inode 位图大小 int inode_table_size; // inode 表大小 int inode_table_start; // inode 表起始块号 int data_block_start; // 数据块起始块号 int free_block_count; // 空闲块数量 int free_inode_count; // 空闲 inode 数量 }; int main() { FileSystem fs("filesystem.bin", 1024 * 1024, 4096, 1024); return 0; } ```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文件系统实现要比这复杂得多。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从简单的操作开始,逐步增加功能和特性,并逐步深入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和数据结构。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onnxruntime-1.6.0-cp38-cp38-linux_armv7l.whl.zip

python模块onnxruntime版本
recommend-type

Java毕业设计-ssm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演示录像(高分期末大作业).zip

此资源为完整项目部署后演示效果视频,可参考后再做项目课设决定。 包含:项目源码、数据库脚本、项目说明等,有论文参考,该项目可以直接作为毕设使用。 技术实现: ​后台框架:SpringBoot框架 或 SSM框架 ​数据库:MySQL 开发环境:JDK、IDEA、Tomcat 项目都经过严格调试,确保可以运行! 博主可有偿提供毕设相关的技术支持 如果您的开发基础不错,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之上做改动以实现更多功能。 其他框架项目设计成品不多,请根据情况选择,致力于计算机专业毕设项目研究开发。
recommend-type

Java毕业设计-ssm校园线上点餐系统演示录像(高分期末大作业).rar

Java毕业设计-ssm校园线上点餐系统演示录像(高分期末大作业)
recommend-type

【案例】某企业人力资源盘点知识.docx

【案例】某企业人力资源盘点知识.docx
recommend-type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带源码.rar

本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有管理员,顾客,员工,店主。功能有个人中心,顾客管理,员工管理,店主管理,门店信息管理,门店员工管理,部门分类管理,订单信息管理,工作日志管理。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站是一个B/S模式系统,采用SSM框架,MY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充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具有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特点,使得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本系统的使用使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无纸化办公,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管理效率。 关键词:智能物流管理系统;SSM框架;MYSQL数据库;Spring Boot 管理员模块的实现: 顾客信息管理: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顾客信息,可以对顾客信息信息添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操作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对员工信息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以及查询操作。 店主模块的实现: 员工信息管理:店主可以对员工信息信息进行修改,删除以及查询操作 门店信息管理:店主可以对门店信息信息进行修改操作,还可以对门店信息信息进行查询。 员工模块的实现: 门店信息管理:员工登录可以查看门店信息 订单信息管理
recommend-type

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

最新的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说明文档。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确保MATLAB回归分析模型的可靠性:诊断与评估的全面指南

![确保MATLAB回归分析模型的可靠性:诊断与评估的全面指南](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4b823f2c5b14c1129df0b0031a02ba9b.png) # 1. 回归分析模型的基础**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建模技术,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原理是拟合一条曲线或超平面,以最小化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误差平方和。 **1.2 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是一种回归分析模型,其中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则用于拟合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非
recommend-type

引发C++软件异常的常见原因

1. 内存错误:内存溢出、野指针、内存泄漏等; 2. 数组越界:程序访问了超出数组边界的元素; 3. 逻辑错误:程序设计错误或算法错误; 4. 文件读写错误:文件不存在或无法打开、读写权限不足等; 5. 系统调用错误:系统调用返回异常或调用参数错误; 6. 硬件故障:例如硬盘损坏、内存损坏等; 7. 网络异常:网络连接中断、网络传输中断、网络超时等; 8. 程序异常终止:例如由于未知原因导致程序崩溃等。
recommend-type

JSBSim Reference Manual

JSBSim参考手册,其中包含JSBSim简介,JSBSim配置文件xml的编写语法,编程手册以及一些应用实例等。其中有部分内容还没有写完,估计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完整版了,但是内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