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法图像二值化python
时间: 2023-11-03 20:03:26 浏览: 219
大津法(OTSU)是一种用于确定图像二值化分割阈值的算法,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它被称为最大类间方差法,因为按照该方法求得的阈值进行图像二值化分割后,前景与背景图像的类间方差最大。
以下是一个用Python实现大津法的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def otsu_threshold(image):
# 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gray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GRAY)
# 使用大津法计算阈值
_, threshold = cv2.threshold(gray,0, 255, cv2.THRESH_BINARY + cv2.THRESH_OTSU)
return threshold
# 读取图像
image = cv2.imread("image.jpg")
# 调用大津法函数进行图像二值化
threshold_image = otsu_threshold(image)
# 显示原图和二值化结果
cv2.imshow("Original Image", image)
cv2.imshow("Threshold Image", threshold_image)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这段代码使用OpenCV库实现了大津法图像二值化的功能。首先,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调用cv2.threshold函数利用大津法计算阈值,并将阈值应用于灰度图像,得到二值化图像。最后,通过cv2.imshow函数显示原图和二值化结果。
如需使用大津法进行图像二值化,你可以使用以上代码作为参考。记得将`image.jpg`替换为你所需处理的图像路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