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并分析以下代码#include <fcntl.h> char sring[]=”this is a example to show fifo communication”;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fd; char buf[256]; int i; mknod(“fifo”,010777,0);/*创建属性为010777的管道文件,010为管道文件的类型,777为允许读写执行的属性*/ if (argc==2) { fd=open(“fifo”,O_WRONLY); } else { fd=open(“fifo”,O_RDONLY); } for (i=0;i<26;i++) { if(argc==2) { printf(“\I have wrote:%s”,string); write(fd,string,45); string[0]+=1; } else { read(fd,buf,256); printf(“\n The context by I have read is:!%s”,buf); buf[0]=”\0”; } } close(fd); }
时间: 2024-02-01 07:02:50 浏览: 240
这段代码是一个使用 FIFO(先进先出)通信的例子。FIFO 是一种特殊的文件类型,用于进程间通信。以下是对代码的修改和分析:
```c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io.h> // 添加头文件
#include <stdlib.h> // 添加头文件
#include <unistd.h> // 添加头文件
char string[] = "this is an example to show FIFO communication"; // 修改字符串变量名为 string
// main 函数需要显式声明返回值类型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char buf[256];
int i;
// 创建 FIFO 文件
if (mknod("fifo", S_IFIFO | 0666, 0) < 0) {
perror("mknod error");
exit(1);
}
// 根据程序启动参数打开文件
if (argc == 2) {
fd = open("fifo", O_WRONLY); // 写入模式
} else {
fd = open("fifo", O_RDONLY); // 读取模式
}
for (i = 0; i < 26; i++) {
if (argc == 2) {
printf("\nI have written: %s", string);
write(fd, string, sizeof(string)); // 修改写入长度
string[0] += 1;
} else {
read(fd, buf, sizeof(buf)); // 修改读取长度
printf("\nThe context that I have read is: %s", buf);
buf[0] = '\0'; // 修改清空缓冲区的方式
}
}
close(fd);
return 0; // 返回 0 表示程序正常结束
}
```
分析:
1. 在代码中添加了头文件 `<stdio.h>`、`<stdlib.h>` 和 `<unistd.h>`,以便使用相应的函数和类型。
2. 将字符串变量名从 `sring` 修改为 `string`。
3. 在 `main` 函数中,显式声明了返回值类型为 `int`。
4. 使用 `mknod` 函数创建一个 FIFO 文件,并设置其权限为 0666。
5. 根据程序启动参数打开 FIFO 文件,如果是写入模式则使用 `O_WRONLY`,如果是读取模式则使用 `O_RDONLY`。
6. 在循环中使用 `sizeof` 函数代替常量,可以自动计算字符串的长度或数组的大小。
7. 修改 `printf` 函数中的输出,更加符合语法规范。
8. 在读取结束后,使用 `\0` 字符来清空缓冲区,而不是将缓冲区的所有内容都设置为空字符串。
总体来说,这段代码的修改主要是针对一些语法规范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时,修改后的代码更加易读,并且避免了一些潜在的错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