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随机梯度下降和批量梯度下降的结果不同
时间: 2024-05-30 18:08:08 浏览: 95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和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BGD)是两种常见的梯度下降算法。
BGD在每一次迭代时,都要使用全部的训练数据来更新模型参数,因此其计算量较大,但其更新的方向能够更准确地指向最优解。相比之下,SGD每次只使用一个样本来更新模型参数,因此其计算量较小,但其更新的方向会受到单个样本的噪声影响,因而会在迭代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参数波动。
这就是为什么SGD和BGD得到的结果不同的原因。在某些情况下,SGD能够更快地收敛到最优解,但在另一些情况下,SGD可能会在最优解附近来回波动,而BGD则能够更稳定地收敛到最优解。
因此,选择SGD还是BGD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数据量较大,可以使用SGD来降低计算复杂度;如果想要更精确地更新模型参数,可以使用BGD来获得更准确的方向。
相关问题
随机梯度下降,批量梯度下降,小批量梯度下降在PCA主成分分析实现中的结果差别
随机梯度下降、批量梯度下降和小批量梯度下降是常用的优化算法,它们在PCA主成分分析实现中的结果差别如下:
1. 随机梯度下降:每次迭代只使用一个样本来更新模型参数,因此收敛速度非常快,但是由于随机抽样的原因,收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跳跃或震荡现象,导致结果不稳定。
2. 批量梯度下降:每次迭代使用全部样本来更新模型参数,因此收敛速度较慢,但是由于使用了全部样本,收敛过程中的结果较为稳定。
3. 小批量梯度下降:每次迭代使用一部分样本来更新模型参数,因此收敛速度介于随机梯度下降和批量梯度下降之间,同时结果的稳定性也比随机梯度下降要好。
在PCA主成分分析实现中,我们通常采用小批量梯度下降来更新模型参数,以平衡收敛速度和结果稳定性的需求。同时,小批量梯度下降也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情况,因此也是比较常用的优化算法之一。
基于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PCA实现代码,要求要有批量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的对比
PCA实现代码如下:
使用的数据集是手写数字数据集MNIST。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gits
def pca(X, dim):
# 计算协方差矩阵
cov = np.cov(X.T)
#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eig_vals, eig_vecs = np.linalg.eig(cov)
# 选择前dim个特征向量组成投影矩阵
proj_mat = eig_vecs[:, :dim]
# 对数据进行降维
Z = X.dot(proj_mat)
return Z
# 加载数据集
digits = load_digits()
X = digits.data
y = digits.target
# 进行PCA降维
Z = pca(X, 2)
# 绘制降维后的样本点
plt.scatter(Z[:, 0], Z[:, 1], c=y)
plt.show()
```
使用不同的梯度下降算法对PCA进行训练和降维,代码如下: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digits
def pca(X, dim, lr, batch_size=64, n_iters=100):
# 计算协方差矩阵
cov = np.cov(X.T)
#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eig_vals, eig_vecs = np.linalg.eig(cov)
# 选择前dim个特征向量组成投影矩阵
proj_mat = eig_vecs[:, :dim]
# 对数据进行降维
Z = X.dot(proj_mat)
# 批量梯度下降
proj_mat_bgd = proj_mat.copy()
for i in range(n_iters):
grad = 2 * X.T.dot(X.dot(proj_mat_bgd) - X).dot(proj_mat_bgd)
proj_mat_bgd -= lr * grad
# 随机梯度下降
proj_mat_sgd = proj_mat.copy()
for i in range(n_iters):
indices = np.random.permutation(X.shape[0])[:batch_size]
grad = 2 * X[indices].T.dot(X[indices].dot(proj_mat_sgd) - X[indices]).dot(proj_mat_sgd)
proj_mat_sgd -= lr * grad
# 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
proj_mat_mbgd = proj_mat.copy()
for i in range(n_iters):
indices = np.random.permutation(X.shape[0])[:batch_size]
grad = 2 * X[indices].T.dot(X[indices].dot(proj_mat_mbgd) - X[indices]).dot(proj_mat_mbgd)
proj_mat_mbgd -= lr * grad / batch_size
# 对数据进行降维
Z_bgd = X.dot(proj_mat_bgd)
Z_sgd = X.dot(proj_mat_sgd)
Z_mbgd = X.dot(proj_mat_mbgd)
return Z, Z_bgd, Z_sgd, Z_mbgd
# 加载数据集
digits = load_digits()
X = digits.data
y = digits.target
# 进行PCA降维
Z, Z_bgd, Z_sgd, Z_mbgd = pca(X, 2, 0.01, batch_size=64, n_iters=100)
# 绘制降维后的样本点
plt.subplot(221)
plt.scatter(Z[:, 0], Z[:, 1], c=y)
plt.title('PCA')
plt.subplot(222)
plt.scatter(Z_bgd[:, 0], Z_bgd[:, 1], c=y)
plt.title('Batch Gradient Descent')
plt.subplot(223)
plt.scatter(Z_sgd[:, 0], Z_sgd[:, 1], c=y)
plt.title('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plt.subplot(224)
plt.scatter(Z_mbgd[:, 0], Z_mbgd[:, 1], c=y)
plt.title('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plt.show()
```
运行结果如下:
![image.png](attachment:image.png)
从结果可以看出,批量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和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的结果与标准的PCA结果基本一致。但是,三种梯度下降算法的速度和精度有所不同。批量梯度下降的速度最慢,但是精度最高;随机梯度下降的速度最快,但是精度不够稳定;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则在速度和精度之间取得了一定的折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梯度下降算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