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ding: 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设置信道错误概率p和码率R p = 0.01 R = 1000 # 设置典型集参数epsilon和n epsilon = 0.01 n = 10 # 生成随机序列 np_random_sequence = np.random.randint(0, 10000, size=R) # 接收比特 data = np.zeros((R, n)) data[np.where(np.random.rand(R, n) < p)] = 1 # 进行解码 decoded = np.zeros((R, n)) decoded[np.where(np.random.rand(R, n) < p)] = 1 # 仿真性能 P_a = np.sum(data != decoded, axis=1) / n * 100 P_b = np.sum(data != decoded, axis=1) / n * 100 # 绘制性能曲线 plt.plot(np.arange(1, R+1, 1) * R / n, P_a, label='A') plt.xlabel('Time (s)') plt.ylabel('错误率') plt.title('Random 编码 (p = 0.01, R = 1000)') plt.show() # 绘制性能曲线 plt.plot(np.arange(1, R+1, 1) * R / n, P_b, label='B') plt.xlabel('Time (s)') plt.ylabel('错误率') plt.title('Random 编码 (p = 0.01, R = 1000)') plt.show()
时间: 2024-04-28 12:19:33 浏览: 123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随机编码方案在二元对称信道上的仿真。首先通过设置信道错误概率p和码率R来生成一个随机序列,然后模拟在二元对称信道上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情况,最后统计错误率并绘制性能曲线。
具体来说,代码中的`np.random.randint(0, 10000, size=R)`生成了一个长度为R的随机序列,代表发送的比特流。然后根据信道错误概率p,通过`data[np.where(np.random.rand(R, n) < p)] = 1`生成了一个随机的接收比特矩阵data,其中1表示出现了错误,0表示没有错误。接着进行解码,使用`decoded[np.where(np.random.rand(R, n) < p)] = 1`生成了一个随机的解码结果矩阵decoded,同样1表示出现了错误,0表示没有错误。
接下来计算了仿真性能,通过`np.sum(data != decoded, axis=1) / n * 100`计算出了每个比特位置上的错误率,并乘以100得到了误码率P_a和漏码率P_b。最后通过`plt.plot()`函数绘制了误码率和漏码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需要注意的是,这段代码中的一些参数值是随意设置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信道和编码方案进行调整。
相关问题
# coding: utf-8 import sys, os from catdog.deep_convnet import DeepConvNet sys.path.append(os.pardir) # 为了导入父目录而进行的设定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input_data import load_data
这段代码是一个 Python 脚本的开头部分,主要包括导入必要的库和模块,以及设置导入路径。具体来说,该脚本导入了 sys、os、numpy、matplotlib.pyplot 和 load_data 函数。其中,sys 和 os 模块用于设置导入路径,numpy 用于处理数组数据,matplotlib.pyplot 用于绘制图表。另外,该脚本还导入了一个 DeepConvNet 类,用于创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类定义在 catdog.deep_convnet 模块中,因此需要将该模块所在的路径添加到导入路径中。最后,该脚本调用了 load_data 函数,用于加载训练集和测试集数据。
#-*- coding:utf-8 -*-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x = np.linspace(0, 10, 1000) y =np.sin(x) z= np.cos(x)k=× plt.subplot(221)#第一行的左图 plt.plot(x,y,label="$sin(x)$",color="red",linewidth=2) plt.subplot(222)#第一行的右图 plt.plot (x,z,"b--", label="$cos (x)$")p1t.subplot(212)#第二整行plt.plot(x,k, "g--",label="$x$") plt.legend() plt.savefig('image.png',dpi=100)#dpi是指保存图像的分辨率,默认值为80plt.show()是否有错
这段代码有两个小错误:
1. 第 4 行的 `y =np.sin(x)` 应该是 `y =np.sin(x)`,即变量名和 `x` 一致。
2. 第 7 行的 `k=×` 应该是 `k=x`,即变量名和 `x` 一致。
另外,第 9 行的 `plt.subplot(221)` 和第 11 行的 `plt.subplot(222)` 中的括号应该是英文括号,而不是中文括号。
修改后的正确代码如下:
```
# -*- coding: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x = np.linspace(0, 10, 1000)
y = np.sin(x)
z = np.cos(x)
k = x
plt.subplot(221) # 第一行的左图
plt.plot(x, y, label="$sin(x)$", color="red", linewidth=2)
plt.subplot(222) # 第一行的右图
plt.plot(x, z, "b--", label="$cos(x)$")
plt.subplot(212) # 第二整行
plt.plot(x, k, "g--", label="$x$")
plt.legend()
plt.savefig('image.png', dpi=100) # dpi是指保存图像的分辨率,默认值为80
plt.show()
```
注意,代码中的第 9 行和第 11 行可以改为:
```
plt.subplot(2, 2, 1) # 第一行的左图
plt.subplot(2, 2, 2) # 第一行的右图
```
这样更符合 subplot 函数的使用方法,而且避免了括号的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