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util.save_image(img,'temp1/fake%s.png'% (epoch)) #保存生成的图像 ```
时间: 2024-06-14 14:01:50 浏览: 118
该代码片段是在使用某个深度学习或计算机视觉库(如PyTorch的`torchvision.utils`或类似的自定义库`vutil`)中的函数,用于将生成的图像保存到文件。这里的关键是:
- `img`:这是要保存的图像数据,通常是一个numpy数组或者张量,表示为图像的像素矩阵。
- `'temp1/fake%s.png' % (epoch)`:这是一段格式化字符串,`epoch`是一个变量,代表训练的当前轮数或迭代次数。`%`操作符用于字符串格式化,`%s`表示将`epoch`的值插入到字符串中,生成文件名,比如`temp1/fake10.png`(如果`epoch=10`)。
- `vutil.save_image`:这是一个库提供的函数,负责将给定的图像数据以`.png`格式保存到指定的路径。
相关问题
vutil.save_image(fake_images.detach(), './results/malware/fake_{}.jpg'.format(e), normalize=True)
这是一个保存图片的代码,其中 fake_images 是一个张量, './results/malware/fake_{}.jpg' 是保存图片的路径, e 是一个变量。normalize=True 表示将像素值归一化到 [0,1] 范围内。
if opt.vis and ii % opt.plot_every == opt.plot_every - 1: ## 可视化 if os.path.exists(opt.debug_file): ipdb.set_trace() fix_fake_imgs = netg(fix_noises) vis.images(fix_fake_imgs.detach().cpu().numpy()[:64] * 0.5 + 0.5, win='fixfake') vis.images(real_img.data.cpu().numpy()[:64] * 0.5 + 0.5, win='real') vis.plot('errord', errord_meter.value()[0]) vis.plot('errorg', errorg_meter.value()[0]) if (epoch + 1) % opt.save_every == 0: # 保存模型、图片 tv.utils.save_image(fix_fake_imgs.data[:64], '%s/%s.png' % (opt.save_path, epoch), normalize=True, value_range=(-1, 1)) t.save(netd.state_dict(), 'checkpoints/netd_%s.pth' % epoch) t.save(netg.state_dict(), 'checkpoints/netg_%s.pth' % epoch) errord_meter.reset() errorg_meter.reset()的含义
这段代码主要是用于可视化和保存模型、图片。如果设置了可视化(opt.vis=True),则在训练过程中每隔opt.plot_every个batch就会将生成器生成的64张固定噪声对应的假图片和真实图片可视化展示出来,同时将判别器的误差和生成器的误差可视化展示出来。如果可视化时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设置opt.debug_file来进入debug模式进行调试。如果到达每opt.save_every个epoch,则会保存生成器和判别器的权重参数以及生成的假图片到指定的路径中。其中,errord_meter和errorg_meter分别用于记录判别器和生成器的误差;netd和netg分别是判别器和生成器的网络模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