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屏到双缝距离为1.2m,双缝间-|||-距为0.03 mm,屏上第二级明纹( k=2 )到中央明纹-|||-(k=0) 距离为4.5cm,则干涉条纹宽度为-|||-__ cm,所用光波的波长 λ= __ m。
时间: 2023-12-07 22:03:05 浏览: 252
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宽度的计算公式为:$D\frac{\lambda}{d}$,其中 $D$ 为屏到双缝的距离,$d$ 为双缝间距,$\lambda$ 为光波长。已知 $D=1.2m$,$d=0.03mm$,$\lambda=550nm$,代入公式可得:$w=D\frac{\lambda}{d}=1.2\times\frac{550\times10^{-9}}{0.03\times10^{-3}}=0.022m=2.2cm$。所以干涉条纹宽度为 2.2cm,所用光波的波长为 550nm。
相关问题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衍射屏S1,S2 如果发生倾斜,倾斜角为β,说明干涉条纹的变化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衍射屏S1、S2倾斜了一个角度β,将会引起干涉条纹的变化。
当倾斜角度较小时,可以近似认为倾斜只影响光程差,而不影响衍射系数。这时,两条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将会发生变化,即条纹间距会增大或缩小。具体而言,若S1、S2向同侧倾斜,则条纹间距会缩小;若S1、S2向相反侧倾斜,则条纹间距会增大。
当倾斜角度较大时,还会影响衍射系数,从而使干涉条纹的位置发生改变。此时,干涉条纹的移动量与倾斜角度成正比。具体而言,若S1、S2向同侧倾斜,则干涉条纹向S1、S2的相反方向移动;若S1、S2向相反侧倾斜,则干涉条纹向S1、S2的同侧方向移动。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衍射屏S1,S2 如果发生倾斜,倾斜角为β,计算光程差和干涉条纹的变化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缝隙S1和S2后形成干涉条纹,当缝隙S1和S2倾斜一个角度β时,会导致光程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态。
假设缝隙S1和S2之间的距离为d,光源到缝隙S1的距离为L,缝隙到屏幕的距离为R,缝隙S1和S2到屏幕上某一点P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
当S1和S2不倾斜时,光线从S1和S2出射后,到达屏幕上的某一点P的光程差为:
Δ = r2 - r1
因为r1和r2是相等的,所以光程差为0,干涉条纹为亮纹。
当S1和S2倾斜一个角度β时,光线从S1和S2出射后,到达屏幕上的某一点P的光程差为:
Δ = r2 - r1 + d*sin(β)
因为d*sin(β)是正值,所以光程差增加,相邻亮纹之间的距离也会增加,干涉条纹会变得稀疏。同时,如果β足够大,相邻的亮纹之间可能会出现暗纹,干涉条纹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当S1和S2倾斜一个角度β时,光程差会增加,干涉条纹会变得稀疏并且可能出现暗纹,干涉条纹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