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expr int MIN_SKIP = 3; // 1 pixel/module times 3 modules/center constexpr int MAX_MODULES_FAST = 20 * 4 + 17; // support up to version 20 for mobile clients // Let's assume that the maximum version QR Code we support takes up 1/4 the height of the // image, and then account for the center being 3 modules in size. This gives the smallest // number of pixels the center could be, so skip this often. When trying harder, look for all // QR versions regardless of how dense they are. int height = image.height(); int skip = (3 * height) / (4 * MAX_MODULES_FAST); if (skip < MIN_SKIP || tryHarder) skip = MIN_SKIP; 什么意思
时间: 2024-04-21 16:23:57 浏览: 88
以上代码片段是对于 QR 码的版本选择逻辑进行了设置和调整。
`MIN_SKIP` 和 `MAX_MODULES_FAST` 是常量,用于定义最小的跳跃步长和快速模式下支持的最大模块数。这里的模块是指 QR 码中的黑白像素块。
接下来的注释解释了版本选择的策略。假设我们支持的最大版本的 QR 码占图像高度的四分之一,并且考虑到中心区域占据三个模块的大小。通过计算出中心区域可能占据的最小像素数,将其作为跳跃步长的参考值。如果在尝试更加精确的处理时,会考虑所有 QR 码版本,而不仅仅是密度较低的版本。
随后,获取图像的高度,并根据计算得到的跳跃步长进行设置。如果跳跃步长小于最小步长(`MIN_SKIP`)或者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处理(`tryHarder` 为真),则将跳跃步长设置为最小步长(`MIN_SKIP`)。
总体来说,这段代码用于根据图像高度和需要精确处理的情况,计算出合适的跳跃步长,以便在后续处理中选择合适的 QR 码版本。
相关问题
constexpr int MIN_SKIP = 3; // 1 pixel/module times 3 modules/center什么意思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 `MIN_SKIP` 的常量,其值为 3。
注释解释了 `MIN_SKIP` 的含义,它是由以下计算得出的:每个模块(module)对应一个像素,中心区域由 3 个模块组成。因此,最小跳跃步长(MIN_SKIP)等于每个模块对应的像素数乘以中心区域的模块数(1 pixel/module times 3 modules/center)。
简单来说,这个常量用于在某些计算中确定跳跃步长的最小值。具体用途可能需要查看代码的其他部分或上下文才能确定。
class Page { friend class BufferPoolManager; public: Page() { reset_memory(); } ~Page() = default; PageId get_page_id() const { return id_; } inline char *get_data() { return data_; } bool is_dirty() const { return is_dirty_; } static constexpr size_t OFFSET_PAGE_START = 0; static constexpr size_t OFFSET_LSN = 0; static constexpr size_t OFFSET_PAGE_HDR = 4; inline lsn_t get_page_lsn() { return *reinterpret_cast<lsn_t *>(get_data() + OFFSET_LSN) ; } inline void set_page_lsn(lsn_t page_lsn) { memcpy(get_data() + OFFSET_LSN, &page_lsn, sizeof(lsn_t)); } private: void reset_memory() { memset(data_, OFFSET_PAGE_START, PAGE_SIZE); } // 将data_的PAGE_SIZE个字节填充为0 /** page的唯一标识符 */ PageId id_; /** The actual data that is stored within a page. * 该页面在bufferPool中的偏移地址 */ char data_[PAGE_SIZE] = {}; /** 脏页判断 */ bool is_dirty_ = false; /** The pin count of this page. */ int pin_count_ = 0; };解释一下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Page`的类,用于表示一个页面。`Page`类具有以下成员变量和函数:
- `friend class BufferPoolManager`:声明了`BufferPoolManager`类为友元类,以便访问`Page`类的私有成员。
- `Page()`: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页面对象。在构造函数中调用`reset_memory()`函数将页面的数据区域初始化为0。
- `~Page()`:析构函数,默认实现。
- `get_page_id()`:返回页面的唯一标识符`id_`。
- `get_data()`:返回指向页面数据区域的指针。
- `is_dirty()`:返回页面是否被修改过(脏页)的状态。
- `OFFSET_PAGE_START`、`OFFSET_LSN`、`OFFSET_PAGE_HDR`:指定了在页面数据区域中的偏移位置。
- `get_page_lsn()`:获取页面的日志序列号(LSN)值。通过解释为`lsn_t`类型的指针,从数据区域中读取LSN的值。
- `set_page_lsn()`:设置页面的日志序列号(LSN)值。通过将传入的`page_lsn`值复制到数据区域中的对应位置。
- `reset_memory()`:将页面数据区域填充为0,即清空页面的内容。
- `id_`:页面的唯一标识符。
- `data_`:存储实际数据的数组,大小为`PAGE_SIZE`。
- `is_dirty_`:标志位,表示页面是否被修改过(脏页)。
- `pin_count_`:页面的引用计数,用于跟踪页面在缓冲池中的引用情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