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2.THRESH_BINARY_INV + cv2.THRESH_OTSU
时间: 2023-12-30 10:04:06 浏览: 199
cv2.THRESH_BINARY_INV + cv2.THRESH_OTSU是一种二值化阈值处理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首先使用OTSU算法自动确定一个合适的阈值,然后将图像中的像素值与该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像素值大于阈值,则将其设置为0;如果像素值小于等于阈值,则将其设置为255。这样就实现了将图像分为两个部分的效果,其中一个部分的像素值为0,另一个部分的像素值为255。
以下是一个使用cv2.THRESH_BINARY_INV + cv2.THRESH_OTSU进行二值化阈值处理的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cv2
# 读取图像
img = cv2.imread('image.jpg', 0)
# 使用OTSU算法确定阈值,并进行二值化处理
_, binary_inv = cv2.threshold(img, 0, 255, cv2.THRESH_BINARY_INV + cv2.THRESH_OTSU)
# 显示结果
cv2.imshow('Binary Inverse', binary_inv)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这段代码首先使用cv2.imread函数读取一张灰度图像,然后使用cv2.threshold函数将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将结果保存在binary_inv变量中。最后使用cv2.imshow函数显示二值化后的图像。
相关问题
def find_center(img): h, w = img.shape roi_h = int(h * 2 / 3) roi_img = img[roi_h:, :] img_blur = cv2.GaussianBlur(roi_img, (15, 15), 0) # 高斯模糊 ret, th2 = cv2.threshold(img_blur, 0, 255, cv2.THRESH_BINARY + cv2.THRESH_OTSU) g2 = cv2.getStructuringElement(cv2.MORPH_RECT, (3, 3)) open_img = cv2.morphologyEx(th2, cv2.MORPH_OPEN, g2, iterations=3) x_sum = np.sum(open_img, axis=0) x_point = np.where(x_sum > 0) point_x = int((x_point[0][0] + x_point[0][-1]) / 2) # print(roi_h, w) # np.savetxt('reshape_data.txt', x_point, delimiter=' ', fmt='%i') return point_x 翻译
这是一个 Python 函数,它的作用是从一张图像中找到中心点的横坐标。
函数的参数是一个二维的图像数组 img,表示需要进行处理的图像。
函数的处理过程如下:
- 使用 shape 方法获取图像的高度(h)和宽度(w)。
- 计算一个感兴趣区域(ROI)的高度 roi_h,这个区域从图像的下部 2/3 处开始,到整个图像底部结束。
- 在这个 ROI 区域内,对图像进行高斯模糊,使用的模板大小为 (15, 15)。
- 对模糊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使用的方法是 OTSU 自适应阈值二值化算法。
- 对二值化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开运算,使用的模板为 3x3 的矩形结构元素,迭代次数为 3。
- 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列方向上的求和操作,得到一个一维数组 x_sum,表示每列中像素值为 255 的像素点个数。
- 使用 NumPy 库中的 where 函数,找到 x_sum 数组中值大于 0 的位置,赋值给 x_point。
- 计算 x_point 数组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的平均值,得到中心点的横坐标 point_x。
- 返回 point_x。
整个函数的作用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找到图像中心点的横坐标。这个函数可以用于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图像处理。
image = cv2.imread('scan.jpg') gray = cv2.cvtColor(image, cv2.COLOR_BGR2GRAY) if preprocess == "thresh": gray = cv2.threshold(gray, 0, 255,cv2.THRESH_BINARY | cv2.THRESH_OTSU)[1] if preprocess == "blur": gray = cv2.medianBlur(gray, 3) filename = "{}.png".format(os.getpid()) cv2.imwrite(filename, gray) text = pytesseract.image_to_string(Image.open(filename),lang='chi_sim') print(text) cv2.imshow("Image", image) cv2.imshow("Output", gray) cv2.waitKey(0)
这段代码主要是用于读取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提取文本内容。我会逐步解释代码的功能:
- 首先,使用`cv2.imread()`函数读取名为`scan.jpg`的图像并将其存储在`image`变量中。
- 接下来,使用`cv2.cvtColor()`函数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并将结果存储在`gray`变量中。
- 如果`preprocess`变量的值是"thresh",则通过阈值化操作将灰度图像二值化,使用`cv2.threshold()`函数并将结果存储在`gray`变量中。
- 如果`preprocess`变量的值是"blur",则通过中值模糊操作对灰度图像进行模糊处理,使用`cv2.medianBlur()`函数并将结果存储在`gray`变量中。
- 接下来,使用`os.getpid()`函数获取当前进程的ID,并将其作为文件名的一部分,将灰度图像以PNG格式保存到文件中,文件名存储在`filename`变量中。
- 使用`pytesseract.image_to_string()`函数读取图像文件中的文本内容,并将结果存储在`text`变量中。其中,设置参数`lang='chi_sim'`用于指定识别中文字符。
- 最后,使用`cv2.imshow()`函数显示原始图像和预处理后的灰度图像。使用`cv2.waitKey(0)`等待用户按下任意键后关闭图像窗口。
这段代码使用了OpenCV和Tesseract库来进行图像处理和文本识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