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eff,score,latent]=pca(features); explained_var=100*latent/sum(latent); bar(explained_var); xlabel('主成分'); ylabel('解释方差贡献率(%)');
时间: 2024-05-26 10:17:49 浏览: 126
这段代码是用于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可视化结果的。具体来说,输入参数 features 是一个矩阵,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每一列代表一个特征。函数 pca(features) 对这个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返回三个输出参数:coeff 是一个矩阵,每一列代表一个主成分,每一行代表对应的特征在该主成分上的系数;score 是一个矩阵,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在所有主成分上的投影得分;latent 是一个向量,代表每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方差的大小。
接下来,代码计算了每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并用条形图进行可视化。具体来说,100*latent/sum(latent) 计算了每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单位为百分比),bar(explained_var) 用条形图将贡献率可视化,xlabel 和 ylabel 分别设置了 x 轴和 y 轴的标签。
相关问题
[COEFF,SCORE,latent,tsquared,explained,mu]=pca(x); 这行代码什么意思
这行代码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的操作,其中x是一个数据矩阵。具体含义如下:
- COEFF是主成分系数矩阵,每一列对应一个主成分,每一行对应原始数据的一个特征。
- SCORE是主成分分数矩阵,每一行对应原始数据的一个样本,每一列对应一个主成分的得分。
- latent是主成分的方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tsquared是每个样本的Hotelling's T2统计量。
- explained是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解释比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mu是原始数据的均值向量。
根据clc,clear,close all; load ionosphere [N,n]=size(X); [coeff,score,latent,tsquared,explained,mu]=pca(X); cuc=cumsum(explained); pos=find(cuc>85); newFeatures=score(:,1:pos(1)); [residuals,reconstructed]=pcares(X,pos(1));编写代码实现PCA对ionosphere.mat数据集的特征提取
好的,根据您给出的代码,我可以将其整合并稍作修改,以实现PCA对ionosphere.mat数据集的特征提取。代码如下所示:
```matlab
clc;
clear;
close all;
load ionosphere.mat;
% 计算数据集的样本个数N和特征个数n
[N, n] = size(X);
% 对数据集进行PCA降维处理
[coeff, score, latent, tsquared, explained, mu] = pca(X);
% 计算累计贡献率,并找到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位置
cuc = cumsum(explained);
pos = find(cuc > 85);
% 提取新特征
newFeatures = score(:, 1:pos(1));
% 对原始数据进行重构,并提取重构误差
[residuals, reconstructed] = pcares(X, pos(1));
% 输出结果
disp(['新特征矩阵的大小为:', num2str(size(newFeatures))]);
disp(['重构误差的大小为:', num2str(size(residuals))]);
```
运行以上代码,即可得到PCA对ionosphere.mat数据集的特征提取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PCA降维维度,以达到最佳的特征提取效果。同时,对于重构误差的大小,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解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