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 x.permute(0, 1, 3, 2, 4, 5).contiguous().view(-1,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时间: 2023-10-18 11:05:23 浏览: 240
这段代码是使用PyTorch对一个四维张量x进行操作,其中x的shape为(batch_size, channels, height, width)。这里使用了PyTorch的permute函数对x进行维度变换,将维度顺序变为(batch_size, channels, width, height, 1, 1)。然后使用contiguous()函数使得数据在内存中是连续的,接着使用view函数将x变形为一个三维张量,shape为(batch_size * width * height,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hannels),其中window_size是一个窗口的大小,C是通道数。这个操作的目的是将一张图像切分成多个窗口,每个窗口的大小为window_size * window_size * C,方便后续的处理。
相关问题
def window_partition(x, window_size): """ Args: x: (B, H, W, C) window_size (int): window size Returns: windows: (num_windows*B,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 B, H, W, C = x.shape x = x.view(B, H //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W //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windows = x.permute(0, 1, 3, 2, 4, 5).contiguous().view(-1,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return windows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将输入的 x 矩阵按照给定的 window_size 进行划分,划分后将每个小窗口的像素数据展平,作为输出的矩阵的行。具体来说,这里 x 的 shape 是 (B, H, W, C),其中 B 代表 batch size,H 代表高度,W 代表宽度,C 代表通道数。函数首先将 H 和 W 分别缩小到 window_size 的倍数,然后将 H 和 W 分别划分为 window_size 大小的块,最终得到的 x 的 shape 是 (B, H //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W //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接下来,函数将 x 的维度重新排列,使得每个小窗口的像素数据对应输出矩阵的一行,最终得到的输出矩阵的 shape 是 (num_windows*B,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其中 num_windows = (H // window_size) * (W // window_size) 是划分后小窗口的总数。
windows = x.permute(0, 1, 3, 2, 4, 5).contigous().view(-1,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这段代码是 PyTorch 中的张量操作,它将一个 6 维的张量 x 进行了多个操作,具体解释如下:
1. `permute(0, 1, 3, 2, 4, 5)`:将 x 张量的维度进行重排列,将原来的 6 维张量的维度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 0, 1, 2, 3, 4, 5,而该操作将第 3 维和第 4 维进行了交换,即将第 4 维的数据移到了第 3 维。
2. `contiguous()`:将张量转换为连续内存的形式,这一步是因为在进行 view 操作之前,需要保证张量是连续的,否则会报错。
3. `view(-1,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将张量 x 重塑为一个 4 维张量,第一维的大小是自动计算得出的,具体计算方法为将 x 张量的后三维展平,然后重排为一个 4 维张量,其中第 2、3、4 维依次为 window_size、window_size 和 C。
总体来说,该操作将一个大小为 (N, H, W, D, C1, C2) 的张量 x 转换为一个大小为 (N*H*W*D,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2) 的 4 维张量,其中 window_size 和 C2 的值由用户传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