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ck.tick() img = sensor.snapshot().binary([(0,64)])
时间: 2024-04-10 07:32:03 浏览: 129
clock.tick() 是一个函数调用,它用于控制程序的运行速度,确保程序在每一帧之间等待一定的时间。它通常用于控制游戏的帧率。
img = sensor.snapshot().binary([(0,64)]) 是一个图像处理的代码片段。它使用传感器获取当前的图像快照,并将其转换为二值图像,只保留像素值在 0 到 64 之间的部分。这可以用于进行图像分割、边缘检测等操作。
相关问题
clock.tick() img = sensor.snapshot().binary([(0,64)])
clock.tick()是一个MicroPython中的函数,用于控制代码执行的速率。它通常用于控制循环的频率,以确保代码以恒定的速率运行。
在这段代码中,clock.tick()函数可能被用来控制图像处理的速度。它可能会在每次循环迭代时调用,以确保每次循环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而img = sensor.snapshot().binary([(0,64)])部分是使用CSDN开发的图像传感器库来捕获图像并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格式。这个库可能会提供一些参数,如[(0,64)],用于指定二进制化图像的阈值范围。具体的功能和细节取决于CSDN开发的图像传感器库的实现。
帮我分析这段代码import sensor, image, time, os, tf sensor.reset() # Reset and initialize the sensor. sensor.set_pixformat(sensor.GRAYSCALE) # Set pixel format to RGB565 (or GRAYSCALE) sensor.set_framesize(sensor.QVGA) # Set frame size to QVGA (320x240) sensor.set_windowing((240, 240)) # Set 240x240 window. sensor.skip_frames(time=2000) # Let the camera adjust. clock = time.clock() while(True): clock.tick() img = sensor.snapshot().binary([(0,64)]) for obj in tf.classify("trained.tflite", img, min_scale=1.0, scale_mul=0.5, x_overlap=0.0, y_overlap=0.0): output = obj.output() number = output.index(max(output)) print(number) print(clock.fps(), "fps")
这段代码是在使用OpenMV摄像头进行目标识别。具体分析如下:
1. 导入需要的模块:sensor、image、time、os和tf
2. 对摄像头进行初始化设置:
a. reset()函数重置并初始化摄像头。
b. set_pixformat()函数将像素格式设置为灰度图像。
c. set_framesize()函数将帧大小设置为QVGA(320x240)。
d. set_windowing()函数将窗口设置为240x240。
e. skip_frames()函数让摄像头进行自动调整。
3. 定义一个time.clock()对象用于计时。
4. 进入while循环,不断地进行目标识别。
5. 使用sensor.snapshot()函数获取实时图像,并将其转换为二值图像,使用binary()函数将图像二值化,只保留黑色和白色两种像素值。
6. 使用tf.classify()函数进行目标分类,传入参数为训练好的模型文件、处理后的图像、最小缩放比例、缩放比例步长、x轴重叠率和y轴重叠率。
7. 对分类结果进行处理,使用obj.output()函数获取输出值,输出值是一个列表,每个元素表示对应类别的可能性,选择其中最大的一个作为分类结果,并使用print()函数输出分类结果。
8. 使用time.clock()计算处理一帧图像所需的时间,使用clock.fps()函数计算处理帧率,并使用print()函数输出处理帧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