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近邻算法简单、直观: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中找到与该实例最近邻的k个实例, 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分为这个类。python实现
时间: 2024-02-28 12:55:49 浏览: 79
以下是K-近邻算法的Python代码实现: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def knn(X_train, y_train, X_test, k):
y_pred = []
for x in X_test:
distances = [np.sqrt(np.sum((x - x_train)**2)) for x_train in X_train]
nearest_indexes = np.argsort(distances)[:k]
nearest_labels = [y_train[i] for i in nearest_indexes]
most_common_label = Counter(nearest_labels).most_common(1)[0][0]
y_pred.append(most_common_label)
return y_pred
```
其中,`knn`函数包括以下参数:
- `X_train`:训练集特征。
- `y_train`:训练集标签。
- `X_test`:测试集特征。
- `k`:K值,即要找到的最近邻个数。
函数中,首先计算测试集中每个样本和训练集中所有样本的距离,然后选择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统计这K个样本中出现最多的标签,作为该测试样本的预测结果。最后将所有测试样本的预测结果组成一个列表返回。
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 掌握 kNN 算法,并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 2. 基本思想: 给定一个训练集,对新输入的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接近的 k 个实例,这 k 个实例的多数属于 某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分为这个类。 输入:训练集 T={(x1,y1),(x2,y2),...(xn,yn)},其中 x 为样本的特征向量,为样本的类别 输出:样本 x 所属的类别 y (1)选定距离度量方法,在训练集 T 中找出与待预测样本 x 最接近的 k 个样本点,包含这 k 个点的 x 的邻 域记作; (2)在中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法)来决定 x 所属的类别 y,k=5
好的,你想使用Python实现kNN算法,并且k的值为5。那么,你需要先准备好训练集和测试集,在代码中读入数据。然后,你需要选择距离度量方法,例如欧氏距离或曼哈顿距离等。接下来,你可以编写代码来计算每个测试样本与训练集中所有样本的距离,并找到距离最近的k个邻居。最后,你需要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如多数表决法)来决定测试样本的类别。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kNN算法实现的Python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 读入数据
def load_data(file):
data = np.loadtxt(file, delimiter=",")
X = data[:, :-1]
y = data[:, -1]
return X, y
# 计算距离
def euclidean_distance(x1, x2):
return np.sqrt(np.sum((x1 - x2)**2))
# kNN算法
def knn(X_train, y_train, X_test, k):
y_pred = []
for x in X_test:
# 计算测试样本与所有训练样本的距离
distances = [euclidean_distance(x, x_train) for x_train in X_train]
# 找到距离最近的k个邻居
k_nearest_neighbors = np.argsort(distances)[:k]
# 根据多数表决法来决定测试样本的类别
k_nearest_labels = [y_train[i] for i in k_nearest_neighbors]
most_common_label = Counter(k_nearest_labels).most_common(1)[0][0]
y_pred.append(most_common_label)
return np.array(y_pred)
# 测试
X_train, y_train = load_data("train.csv")
X_test, y_test = load_data("test.csv")
y_pred = knn(X_train, y_train, X_test, k=5)
accuracy = np.sum(y_pred == y_test) / len(y_test)
print("Accuracy:", accuracy)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欧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方法,并且计算了测试样本与所有训练样本的距离。然后,我们找到了距离最近的k个邻居,并使用多数表决法来决定测试样本的类别。最后,我们计算了模型的准确率,以评估模型的性能。
简答题 简述K近邻算法的主要思想,并给定最近邻数K和描述每个元组的属性数,写一个K最近邻分类算法
### 回答1: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KNN)的主要思想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KNN算法对未知类别属性的数据集中的每个点依次执行以下操作:1. 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 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 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 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 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 回答2:
K近邻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基于样本的相似性原则,即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邻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那么该样本也属于该类别。
具体的K近邻分类算法可以简要描述如下:
1. 首先,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其中包含有标记的样本和它们的属性信息。
2. 对于一个未知类别的样本,计算它与训练数据集中每个样本的距离(通常使用欧氏距离或曼哈顿距离)。
3. 根据距离远近,选择与未知样本最近的K个样本。
4. 统计这K个样本所属的类别,并将未知样本分类为该类别。
K最近邻分类算法的伪代码如下:
1. 输入:训练数据集(包含标记样本和它们的属性信息),待分类样本,最近邻数K。
2. 根据训练数据集计算待分类样本与每个训练样本的距离。
3. 根据距离的大小排序,选取距离最近的K个训练样本。
4. 统计K个训练样本所属的类别。
5. 将待分类样本划分为统计结果最多的类别。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K近邻算法在计算距离时可能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以避免某些特征对距离计算的影响过大。另外,选择适当的K值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需要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来确定最优的K值。
### 回答3:
K近邻算法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用于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其主要思想是基于实例的学习,通过计算待预测样本与已知样本集中各个样本的距离,选取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作为邻居,根据邻居的标签来判断待预测样本的类别或进行值的预测。
具体的K最近邻分类算法步骤如下:
1. 确定K值和属性数:
选择适当的K值,一般通过交叉验证方法来确定。确定每个元组的属性数以便计算距离。
2. 计算距离:
根据给定的属性数,计算待预测样本与已知样本集中每个样本的距离。常用的距离计算方法有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等。
3. 选取邻居:
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选择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作为邻居。
4. 确定类别或预测值:
对于分类问题,根据K个邻居的标签进行投票,选择票数最多的类别作为待预测样本的类别。
对于回归问题,根据K个邻居的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待预测样本的预测值。
K最近邻分类算法的优点是对于非线性问题表现良好,并且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然而,该算法的缺点是计算时间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在有大量训练样本的情况下。此外,K值的选择对算法性能有较大影响,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欠拟合或过拟合的问题。因此,在使用K最近邻算法时需要谨慎选择K值,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