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代码#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N 10010 #define M 20010 int cnt[N]; //cnt[i],i出现的次数 int main(){ int n, m,t; while(scanf("%d%d", &n, &m), n + m){ memset(cnt, 0, sizeof(cnt)); int i, j, res = 0; for(i = 0; i < m; i++){ scanf("%d", &t); cnt[t]++; } for(i = 1; i <= n; i++){ if(cnt[i] > 1){ res ++; } } printf("%d\n", res); } return 0; }
时间: 2024-03-30 16:40:50 浏览: 43
这是一段 C 语言代码,主要功能是读入两个整数 n 和 m,接下来读入 m 个整数,统计这些整数中出现次数大于 1 的数的个数,并输出这个个数。
具体来说,这段代码的主要部分如下:
1. 定义了一个大小为 N 的数组 cnt,用于记录每个整数出现的次数。
2. 进入一个 while 循环,当读入的 n 和 m 的和为 0 时跳出循环。在循环中,每次都需要先将数组 cnt 中的所有元素清零。
3. 使用 for 循环读入 m 个整数,并将它们记录在数组 cnt 中相应的位置上。即当读入整数 t 时,cnt[t] 的值加 1。
4. 再次使用 for 循环遍历数组 cnt,当某个元素的值大于 1 时,将计数器 res 的值加 1。
5. 最后将计数器 res 的值输出,并进行下一轮循环。
总的来说,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统计算法,可以统计出在 m 个整数中出现次数大于 1 的整数的个数。
相关问题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N 10010 #define M 20010 int cnt[N]; //cnt[i],i出现的次数 int main(){ int n, m,t; while(scanf("%d%d", &n, &m), n + m){ memset(cnt, 0, sizeof(cnt)); int i, j, res = 0; for(i = 0; i < m; i++){ scanf("%d", &t); cnt[t]++; } for(i = 1; i <= n; i++){ if(cnt[i] > 1){ res ++; } } printf("%d\n", res); } return 0; }
这段代码的主要功能是读入两个整数 n 和 m,然后读入 m 个整数,统计这些整数中出现次数大于 1 的数的个数,并输出这个个数。
具体来说,该程序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定义了一个大小为 N 的数组 cnt,用于记录每个整数出现的次数。
2. 进入一个 while 循环,当读入的 n 和 m 的和为 0 时跳出循环。在循环中,每次都需要将数组 cnt 中的所有元素清零。
3. 使用 for 循环读入 m 个整数,并将它们记录在数组 cnt 中相应的位置上。即当读入整数 t 时,cnt[t] 的值加 1。
4. 再次使用 for 循环遍历数组 cnt,当某个元素的值大于 1 时,将计数器 res 的值加 1。
5. 最后将计数器 res 的值输出,并进行下一轮循环。
总的来说,该程序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统计算法,可以统计出在 m 个整数中出现次数大于 1 的整数的个数。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int N,m; do{ scanf("%d",&N); }while(N<=1); printf("2 "); for(m=3;m<=N;m++){ int i; int tmp=(int)sqrt(m); for(i=2;i<=m;i++) if(m%i==0) break; if(i>tmp) printf("%d ",m); } return 0; } 优化该代码
上述代码是朴素的暴力枚举法,每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时都需要从2到该数的平方根进行循环,时间复杂度为O(n*sqrt(n)),效率较低。下面介绍两种优化方法:
1. 埃氏筛法优化
我们可以使用埃氏筛法来优化。具体做法是:首先定义一个长度为N+1的数组is_prime[],其中is_prime[i]表示i是否是素数,初始时全部初始化为true。然后从2开始枚举每个素数i,将i的倍数j(j≥2且i*j≤n)标记为合数,即令is_prime[i*j]=false。最后输出所有is_prime[i]为true的i,即为小于等于n的所有素数。时间复杂度为O(n*loglog(n)),效率更高。
下面是优化后的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bool.h>
#include <math.h>
#define MAXN 1000000
int main()
{
int n;
bool is_prime[MAXN + 1] = {false}; // 初始化为false
scanf("%d", &n);
printf("2 ");
for (int i = 3; i <= n; i += 2) // 从3开始,每次加2
{
if (!is_prime[i])
{
printf("%d ", i);
for (int j = i * i; j <= n; j += 2 * i) // 从i的平方开始标记,每次加2*i
{
is_prime[j] = true;
}
}
}
return 0;
}
```
2. 埃氏筛法进一步优化
在埃氏筛法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减少时间和空间的使用。具体做法是:首先定义一个长度为N+1的数组is_prime[],其中is_prime[i]表示i是否是素数,初始时全部初始化为true。然后从2开始枚举每个素数i,将i的倍数j(j≥2且i*j≤n)标记为合数,即令is_prime[i*j]=false。最后输出所有is_prime[i]为true的i,即为小于等于n的所有素数。
优化的关键在于:对于一个素数i,它的倍数2i、3i、4i、……已经被之前的素数标记过了,因此,在枚举素数i时,我们可以从i的平方开始标记,而不是从2i开始标记。这样可以减少一半的标记次数。
下面是优化后的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bool.h>
#include <math.h>
#define MAXN 1000000
int main()
{
int n, cnt = 0;
bool is_prime[MAXN + 1] = {false}; // 初始化为false
scanf("%d", &n);
printf("2 ");
for (int i = 3; i <= n; i += 2) // 从3开始,每次加2
{
if (!is_prime[i])
{
printf("%d ", i);
cnt++;
if (cnt % 10 == 0) // 每10个数换行
{
printf("\n");
}
for (int j = i * i; j <= n; j += 2 * i) // 从i的平方开始标记,每次加2*i
{
is_prime[j] = true;
}
}
}
return 0;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