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_s = cv2.getTrackbarPos('p','image')#滑动条p,x,r的值 x_x = cv2.getTrackbarPos('x','image') r_r = cv2.getTrackbarPos('r','image') if np.isnan(center_x) or np.isnan(center_y):#如果有nan的值,按照以前的计算,否则重新计算。 angle = old_angle else: angle = (x_x-center_y)*p_s*0.1 if angle<0: angle = angle*(1+r_r*0.01) angle = 0.7 * angle + 0.3 * old_angle#根据中心点计算平均角度 print(p_s) print(center_x,center_y) print(angle) ark_contrl.steering_angle = angle ark_contrl.speed = 0.1,已知center_x,center_y为中心点坐标数值,这段代码是什么意思
时间: 2024-02-14 08:25:39 浏览: 99
这段代码是基于滑动条的值和中心点坐标来计算一个角度,并将该度赋值给`angle`变量。具解释如下:
- `cv2.getTrackPos()`函数用于获取滑动条的当前,其中参数 `'p'`、`'x`、`'r'` 分别对应滑动条的。
- `p_s`、`x_x`、r_r` 分别是到的滑动条值。
- 在 `if np.isnan(center_x or np.isnan(center_y)` 这个条件判断中,检中心点的坐标包含NaN值(不是一个数字),如果的话,则将 `angle` 的值设为之前的旧角度 `old_angle`。
- 如果中心点的坐标没有NaN值,则通过 `(x_x - center_y) * p_s * 0.1` 的计算得到一个新的角度值,并赋值给 `angle`。
- 如果 `angle` 小于0,则通过 `angle * (1 + r_r * 0.01)` 的计算进行调整。
- 最后,通过 `0.7 * angle + 0.3 * old_angle` 的加权平均方式,结合之前的旧角度,计算出一个最终的角度值,并将其打印出来。
- 最后两行代码是将计算得到的角度赋值给变量 `ark_contrl.steering_angle` 和速度赋值为0.1。
这段代码的目的可能是根据滑动条的值和中心点的坐标计算出一个角度,并将该角度应用于某个控制器中,例如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角度。
相关问题
Cv2.CreateTrackbar函数用法
`cv2.CreateTrackbar` 是 OpenCV(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滑动条控件,允许用户实时调整图像处理或算法中的某个参数。滑动条通常用于提供一种直观的方式来控制程序的行为。
这个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
```csharp
int trackbarPos, maxVal;
cv2.CreateTrackbar(name, windowName, defaultValue, maxValue, onChangeCallback, userData);
```
参数说明:
1. **name**:字符串类型,滑动条的名称,用于显示在窗口上。
2. **windowName**:字符串类型,父窗口的名字,在该窗口中创建滑动条。
3. **defaultValue**:整数类型,滑动条初始位置的值。
4. **maxValue**:整数类型,滑动条的最大值。
5. **onChangeCallback**:回调函数指针,当滑块移动时被调用,传递当前滑块的位置作为参数。
6. **userData**:用户自定义的数据,不是必须的,可以在回调函数中使用。
当你设置好滑动条后,可以通过 `cv2.GetTrackbarPos(name, windowName)` 来获取当前滑动条的值。当用户改变滑动条的值时,`onChangeCallback` 函数会被调用。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 `CreateTrackbar` 和回调函数:
```csharp
Mat img = ...; // 加载图像
// 创建滑动条,初始值为0,最大值为255
int minValue = 0, maxValue = 255;
createTrackbar("Brightness", "image_window", minValue, maxValue, onTrackBar);
// 主循环,更新图像并显示
while (true)
{
// 获取滑动条的新值
int newVal = getTrackbarPos("Brightness", "image_window");
// 根据滑动条的值调整图像亮度
Mat brightened = img.clone();
for (int i = 0; i < img.rows; i++)
for (int j = 0; j < img.cols; j++)
brightened.at<uchar>(i, j) = std::min(255, img.at<uchar>(i, j) + newVal); // 避免溢出
imshow("image_window", brightened);
// 检查键盘事件,按'q'退出循环
if (waitKey(1) == 'q') break;
}
// 回调函数示例(假设名为onTrackBar)
private static void onTrackBar(int pos)
{
Console.WriteLine($"Trackbar value: {pos}");
}
```
如何使用cv2.createtrackbar函数来调整双边滤波大小
cv2.createtrackbar函数可以用来创建一个滑动条,可以通过滑动条来调整双边滤波的大小。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
```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def nothing(x):
pass
img = cv2.imread('test.jpg')
cv2.namedWindow('image')
cv2.createTrackbar('d', 'image', 1, 50, nothing)
cv2.createTrackbar('sigmaColor', 'image', 1, 150, nothing)
cv2.createTrackbar('sigmaSpace', 'image', 1, 150, nothing)
while True:
d = cv2.getTrackbarPos('d', 'image')
sigmaColor = cv2.getTrackbarPos('sigmaColor', 'image')
sigmaSpace = cv2.getTrackbarPos('sigmaSpace', 'image')
dst = cv2.bilateralFilter(img, d, sigmaColor, sigmaSpace)
cv2.imshow('image', dst)
k = cv2.waitKey(1) & 0xFF
if k == 27: # ESC键退出
break
cv2.destroyAllWindows()
```
在这个代码中,我们使用cv2.namedWindow函数创建了一个名为“image”的窗口,并使用cv2.createTrackbar函数创建了三个滑动条,分别用来调整d、sigmaColor和sigmaSpace参数。
在while循环中,我们使用cv2.getTrackbarPos函数获取滑动条的当前值,并将其作为双边滤波函数的参数,然后将滤波结果显示在窗口中。
当用户按下ESC键时,程序退出并关闭窗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