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代码 static void spi_testdemo_thread(void *param) { uint8_t send_Greenbuf[3] = {0xff,0,0}; uint8_t send_Redbuf[3] = {0,0xff,0}; uint8_t send_Bluebuf[3] = {0,0,0xff}; uint8_t send_Binbuf[72] = {0}; uint8_t send_buf[9] = {0}; uint8_t recv_buf[9] = {0}; struct spi_slave *slave = spi_open("spi1"); if (!slave) { printf("open fail.\n"); vTaskDelete(NULL); return ; } spi_configure(slave, &config); expandHex(send_Greenbuf, send_Binbuf); binaryToDec(send_Binbuf, send_buf); spi_transfer(slave, recv_buf, recv_buf, 50); for (;;) { for(int i = 0; i < 10; i++) { spi_transfer(slave, send_buf, recv_buf, 9); } vTaskDelay(10); } }
时间: 2024-04-28 09:22:09 浏览: 89
Test_DEMO(FCT).rar_labview 平台_labview测试系统_test_testdemo软件_流程
5星 · 资源好评率100%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 `spi_testdemo_thread` 的函数,该函数被用作一个 FreeRTOS 线程的任务函数。该函数实现了通过 SPI 总线不断向外设发送数据并接收数据的功能。
首先定义了一些需要发送的数据,包括三个长度为 3 的颜色值数组 `send_Greenbuf`、`send_Redbuf` 和 `send_Bluebuf`,一个长度为 72 的二进制数组 `send_Binbuf`,以及两个长度为 9 的发送和接收缓冲区 `send_buf` 和 `recv_buf`。
然后通过调用 `spi_open` 函数打开名为 `"spi1"` 的 SPI 从设备,并将返回的从设备句柄保存在 `slave` 变量中。如果打开失败,则输出一条错误信息并终止该线程的执行。
接下来调用 `spi_configure` 函数对从设备进行配置,配置信息保存在之前提到的 `config` 结构体变量中。这里可以看到,`config` 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应该在这段代码之前被包含进来了。
接着通过调用 `expandHex` 和 `binaryToDec` 函数将 `send_Greenbuf` 数组中的数据从十六进制格式扩展为二进制格式,并将二进制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十进制格式保存在 `send_buf` 中。
然后调用一次 `spi_transfer` 函数进行一次 SPI 总线的传输,这里的 `recv_buf` 参数是无用的,因为该函数只是为了清空接收缓冲区的数据,因此将其设置为了和 `send_buf` 相同的地址。
最后进入一个无限循环,每次循环中调用 `spi_transfer` 函数向从设备发送数据并接收数据。由于数据传输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在每次传输之间加入了一个短暂的延时,以便让其他的任务有机会执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