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d fun2(LinkNode*L,ElemType e){ LinkNode*t,*p=L; while(p->next!=NULL&&p->next->data<e) p=p->next; t=(LinkNode*)malloc(sizeof(LinkNode)); t->data=e; t->next=p->next; p->next=t; }
时间: 2024-03-27 15:42:14 浏览: 50
这是一个单链表的插入函数,将元素e插入到有序单链表L中的正确位置。具体实现是,先创建一个新节点t,将e赋值给t的data域,然后在L中找到正确的插入位置p,将t插入到p之后。整个过程中,指针p移动的方式是,只要p的后继节点不为NULL且其后继节点的值小于e,就一直向后移动。最后,将t的后继指针指向p的后继节点,将p的后继指针指向t,完成插入操作。
相关问题
Linknode *h3,*s,*t; Linknode *p,*q; p=h1->next; q=h2->next; h3=s=(Linknode*)malloc(sizeof(Linknode)); s->next=NULL; t=NULL; while(p!=NULL&&q!=NULL) { if(p->exp<q->exp) { t=(Linknode*)malloc(sizeof(Linknode)); t->coef=p->coef; t->exp=p->exp; t->next=NULL; s->next=t; s=t; p=p->next; } else if(p->exp>q->exp) { t=(Linknode*)malloc(sizeof(Linknode)); t->coef=q->coef; t->exp=q->exp; t->next=NULL; s->next=t; s=t; q=q->next; } else { if(p->coef+q->coef!=0) { t=(Linknode*)malloc(sizeof(Linknode)); t->coef=p->coef+q->coef; t->exp=p->exp; t->next=NULL; s->next=t; s=t; q=q->next; p=p->next; } else { p=p->next; q=q->next; } } } if(p!=NULL) { s->next=p; } else { s->next=q; } return h3;
这段代码是实现两个链表的加法,返回一个新链表作为结果。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 定义一个新的链表 `h3`,并将其初始化为 `NULL`,同时将其赋值给 `s` 变量,表示当前节点为 `h3` 的末尾节点;
2. 定义两个指针 `p` 和 `q` 分别指向两个待相加的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3. 定义一个 `t` 指针,用于保存新创建的节点的地址;
4. 通过循环遍历两个链表,如果 `p` 的指数小于 `q` 的指数,则将 `p` 节点的系数和指数创建一个新的节点 `t`,并将 `t` 插入到 `h3` 的末尾;
5. 如果 `p` 的指数大于 `q` 的指数,则将 `q` 节点的系数和指数创建一个新的节点 `t`,并将 `t` 插入到 `h3` 的末尾;
6. 如果 `p` 和 `q` 的指数相等,则将 `p` 和 `q` 节点的系数相加,如果和不为0,则将和值和指数创建一个新的节点 `t`,并将 `t` 插入到 `h3` 的末尾;否则将 `p` 和 `q` 都移动到下一个节点。
7. 如果其中一个链表遍历完了,而另一个链表还有节点,则将剩余的节点插入到 `h3` 的末尾;
8. 返回 `h3` 链表,作为两个链表相加的结果。
int fun2(LinkNode *L) LinkNode *p=L,*s; int count=0; while(p->next!=NULL){ if(p->next->data==0){ s=p->next; p->next=s->next; free(s); count++; } else p=p->next; } return count; }
这是一个函数 fun2,它的作用是删除链表 L 中所有值为 0 的节点,并返回删除的节点个数。函数会定义两个指针 p 和 s,p 指向链表头结点,s 用于删除节点。然后遍历链表,如果 p 的下一个节点的值为 0,则将 s 指向这个节点,然后将 p 的 next 指针指向 s 的下一个节点,即将 s 节点从链表中删除,并将 count 自增 1。如果 p 的下一个节点的值不为 0,则将 p 指向下一个节点。最后返回 count,即删除的节点个数。需要注意的是,函数没有删除链表的头结点,所以返回的个数不包括头结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