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cn聚类算法实现鸢尾花python代码
时间: 2023-07-07 12:23:32 浏览: 120
以下是使用DBSCAN算法对鸢尾花数据集进行聚类的Python代码:
```python
# 导入必要的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 加载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 数据预处理,标准化数据
X = StandardScaler().fit_transform(X)
# 使用DBSCAN进行聚类
dbscan = DBSCAN(eps=0.5, min_samples=5)
dbscan.fit(X)
# 可视化聚类结果
labels = dbscan.labels_
colors = plt.cm.Spectral(np.linspace(0, 1, len(set(labels))))
for label, color in zip(set(labels), colors):
if label == -1:
color = 'k'
class_member_mask = (labels == label)
xy = X[class_member_mask]
plt.scatter(xy[:, 0], xy[:, 1], s=50, c=color, alpha=0.5)
plt.title('DBSCAN Clustering')
plt.show()
```
解释一下代码:
首先,我们使用 `load_iris()` 函数加载鸢尾花数据集,并将其存储在变量 `iris` 中。
然后,我们从数据集中提取特征数据并标准化它们,以便在运行聚类算法之前使它们的范围一致。这是因为DBSCAN算法是基于距离的,所以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接下来,我们使用 `DBSCAN` 类来实例化一个DBSCAN对象,并指定 `eps` 和 `min_samples` 参数。`eps` 是领域的半径大小,`min_samples` 是一个点集合的最小数量,这些点才能形成一个簇。这些参数的选择对聚类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需要通过试验来找到最佳参数。
最后,我们将聚类标签用不同颜色的散点图可视化,黑色点代表噪声点。
注意:由于DBSCAN算法的随机性,每次运行聚类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