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上面代码的主函数呢
时间: 2024-02-22 13:56:17 浏览: 86
在C++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设置主函数:
```c++
int main() {
// 在这里编写你的代码
return 0;
}
```
在主函数中,你可以编写你的程序逻辑。在这个例子中,程序将从 `main()` 函数开始执行,然后在 `return` 语句处退出,并返回整数值0,表示程序已经正常结束。
相关问题
3、单片机向蓝牙发送温湿度数据(每3s刷新一次数据),蓝牙可以调节温度阈值,蓝牙发送字符‘0’表示阈值+2,发送字符‘1’表示阈值-2,温度超过所设阈值t,点亮LED灯,小于则灯熄灭。同样在OLED中显示自己的组名或组长名字,在显示温湿度。主函数代码如上。
根据您提供的要求,我稍微修改了一下上面的代码,加入了蓝牙模块和OLED模块的操作。以下是修改后的代码:
```c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usart.h"
#include "dht11.h"
#include "bluetooth.h"
#include "oled.h"
uint8_t temp, humi, threshold = 27;
char buffer[100];
void delay_ms(uint16_t ms)
{
while(ms--)
{
uint16_t i = 8000;
while(i--);
}
}
int main(void)
{
USART1_Config();
DHT11_Init();
Bluetooth_Init();
OLED_Init();
OLED_ShowString(0, 0, "Group: XXX"); //在OLED上显示组名或组长名字
while(1)
{
DHT11_Read_Data(&temp, &humi);
sprintf(buffer, "Temperature: %d C, Humidity: %d %%", temp, humi);
OLED_ShowString(0, 2, buffer); //在OLED上显示温湿度数据
if(temp > threshold) //当温度高于阈值时,控制LED灯亮
{
GPIO_SetBits(GPIOB, GPIO_Pin_5);
}
else //否则关闭LED灯
{
GPIO_ResetBits(GPIOB, GPIO_Pin_5);
}
if(Bluetooth_Available())
{
char c = Bluetooth_Read();
if(c == '0') //调节阈值,+2
{
threshold += 2;
sprintf(buffer, "Threshold: %d C", threshold);
OLED_ShowString(0, 4, buffer);
}
else if(c == '1') //调节阈值,-2
{
threshold -= 2;
sprintf(buffer, "Threshold: %d C", threshold);
OLED_ShowString(0, 4, buffer);
}
}
delay_ms(3000); //延时3秒后重新获取温湿度数据
}
}
```
代码中加入了蓝牙模块和OLED模块的初始化和操作函数:
1. `Bluetooth_Init()`、`Bluetooth_Available()`和`Bluetooth_Read()`:初始化蓝牙模块并读取蓝牙发送的数据;
2. `OLED_Init()`和`OLED_ShowString()`:初始化OLED模块并在屏幕上显示组名或组长名字、温湿度数据和阈值。
在主函数中,我们先读取温湿度数据并在OLED上显示,然后根据温度的值和阈值控制LED灯的亮灭。如果蓝牙模块有数据可读,就读取蓝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字符'0'或'1'调节阈值,并在OLED上显示当前的阈值。最后延时3秒后重新获取温湿度数据。
注意:对于蓝牙模块和OLED模块的具体操作,请参考它们的驱动代码。
c语言单链表插入删除操作主函数
在C语言中,单链表是一种动态数据结构,其插入和删除操作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插入操作**:
1. **创建新节点**:首先,你需要创建一个新的节点,分配内存空间用于存储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2. **初始化节点**:将数据值赋给新节点的数据域,并将其next指针设置为NULL(表示新的链表头部)。
3. **遍历链表**:如果链表为空,则直接将新节点设为头节点;否则,从头节点开始遍历,找到最后一个节点,将其next指针指向新节点。
4. **更新头节点**:若插入位置是头节点,无需遍历,直接修改头节点。
**删除操作**:
1. **查找目标节点**:确定你要删除的节点(根据提供的键或索引),可以有两个指针同时遍历链表,一个跟踪当前节点,另一个比较目标值。
2. **处理边界情况**:如果链表为空或找不到要删除的节点,返回错误信息。
3. **连接前驱和后继**:如果要删除的节点不是头节点,将前一个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要删除节点的后一个节点;如果是头节点,则需要特殊处理,可能是改变头指针为下一个节点。
4. **释放内存**:如果链表采用动态内存管理,记得释放已删除节点的内存。
这通常是单链表操作的基本框架,在实际编写时还需要考虑错误检查和异常处理。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主函数结构: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定义链表节点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Node;
void insert(int value, Node** head_ref); // 插入函数声明
void deleteNode(Node** head_ref, int key); // 删除函数声明
int main() {
Node* head = NULL; // 初始化链表为空
// 插入操作
int num;
printf("Enter numbers to insert into the list (0 to exit): ");
while (scanf("%d", &num) != EOF && num != 0) {
insert(num, &head);
}
// 删除操作
int key;
printf("\nEnter a number to delete from the list or 0 to finish: ");
while (scanf("%d", &key), key != 0) {
deleteNode(&head, key);
}
return 0;
}
// 实现上述函数的具体内容...
```
请注意,上面的代码片段只给出了整体流程,具体的`insert`和`deleteNode`函数实现需你自己完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