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的无监督学习:聚类、降维,数据挖掘的奥秘
发布时间: 2024-07-08 16:58:10 阅读量: 54 订阅数: 31
# 1. 无监督学习概述
无监督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从没有标记的数据中学习模式和结构。与监督学习不同,无监督学习不需要预先定义的标签或目标变量。相反,它通过发现数据中的隐藏模式和关系来揭示数据中的见解。
无监督学习算法通常用于以下任务:
- **聚类:**将数据点分组到具有相似特征的组中。
- **降维:**将高维数据简化为较低维度的表示,同时保留关键信息。
- **异常检测:**识别与数据集中其他点显着不同的数据点。
# 2. 聚类算法
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数据点分组到称为簇的相似组中。聚类算法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客户细分和模式识别等领域。
### 2.1 基于划分的聚类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将数据点分配到预先确定的簇中。最常见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是 K-Means 算法和层次聚类算法。
#### 2.1.1 K-Means 算法
K-Means 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它将数据点分配到 K 个簇中,其中 K 是一个预先定义的参数。算法从随机选择的 K 个点开始,这些点作为初始簇中心。然后,算法执行以下步骤:
1. **分配:**对于每个数据点,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中心。
2. **更新:**对于每个簇,计算簇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并将簇中心更新为该平均值。
3. **重复:**重复步骤 1 和 2,直到簇中心不再改变。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创建数据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 创建 K-Means 模型
model = KMeans(n_clusters=2)
# 拟合模型
model.fit(data)
# 预测簇标签
labels = model.predict(data)
# 打印簇标签
print(labels)
```
**逻辑分析:**
* `KMeans(n_clusters=2)`:创建 K-Means 模型,指定簇数为 2。
* `model.fit(data)`:拟合模型到数据。
* `model.predict(data)`:预测每个数据点的簇标签。
* `print(labels)`:打印簇标签。
#### 2.1.2 层次聚类算法
层次聚类算法通过构建一个称为树状图的层次结构来对数据点进行聚类。树状图的根节点包含所有数据点,而叶节点包含单个数据点。算法从每个数据点作为单独簇开始,然后逐步合并相邻簇,直到达到预定义的停止条件。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cluster.hierarchy import linkage, dendrogram
# 创建数据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 计算距离矩阵
distance_matrix = linkage(data, method='ward')
# 绘制树状图
dendrogram(distance_matrix)
```
**逻辑分析:**
* `linkage(data, method='ward')`:计算数据点的距离矩阵,并使用 Ward 链接方法进行层次聚类。
* `dendrogram(distance_matrix)`:绘制树状图,显示簇的层次结构。
### 2.2 基于密度的聚类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将数据点分组到具有高密度的区域中。最常见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是 DBSCAN 算法和 OPTICS 算法。
#### 2.2.1 DBSCAN 算法
DBSCAN 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将数据点分组到具有高密度的区域中,同时识别出噪声点(不属于任何簇的数据点)。算法使用两个参数:`eps`(半径)和 `minPts`(最小点数)。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DBSCAN
# 创建数据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创建 DBSCAN 模型
model = DBSCAN(eps=0.5, min_samples=3)
# 拟合模型
model.fit(data)
# 预测簇标签
labels = model.labels_
# 打印簇标签
print(labels)
```
**逻辑分析:**
* `DBSCAN(eps=0.5, min_samples=3)`:创建 DBSCAN 模型,指定半径为 0.5 和最小点数为 3。
* `model.fit(data)`:拟合模型到数据。
* `model.labels_`:获取簇标签。
* `print(labels)`:打印簇标签。
#### 2.2.2 OPTICS 算法
OPTICS 算法(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可以识别具有不同密度的簇。算法使用一个称为可达距离的参数,该参数定义了数据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使其属于同一个簇。
**代码块:**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OPTICS
# 创建数据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创建 OPTICS 模型
model = OPTICS(min_samples=3)
# 拟合模型
model.fit(data)
# 预测簇标签
labels = model.labels_
# 打印簇标签
print(labels)
```
**逻辑分析:**
* `OPTICS(min_samples=3)`:创建 OPTICS 模型,指定最小点数为 3。
* `model.fit(data)`:拟合模型到数据。
* `model.labels_`:获取簇标签。
* `print(labels)`:打印簇标签。
# 3. 降维算法
降维算法是一种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的技术,其目的是在保留原始数据中重要信息的同时减少数据维度。降维算法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数据可视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将介绍两种常用的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