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框架的源码追踪:HashMap和TreeMap的工作原理深度解析
发布时间: 2025-01-03 11:46:01 阅读量: 8 订阅数: 11
Java集合框架源码剖析:HashSet 和 HashMap
5星 · 资源好评率100%
![实验七:Java集合与泛型](https://img-blog.csdnimg.cn/010a6ab6765e45739019b96addfc1d17.png)
# 摘要
Java集合框架是Java编程语言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包含的HashMap和TreeMap为数据存储与管理提供了高效的数据结构支持。本文对Java集合框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深入探讨了HashMap和TreeMap的工作原理,包括它们的内部数据结构、核心算法实现以及性能优化方法。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结构,揭示了它们在结构、性能、线程安全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选择依据。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集合框架在大数据处理和系统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未来Java集合框架的发展趋势和高性能集合框架的探索方向。
# 关键字
Java集合框架;HashMap;TreeMap;线程安全;性能优化;大数据处理
参考资源链接:[Java集合与泛型实战:ArrayList、HashMap与集合概念解析](https://wenku.csdn.net/doc/649cedb67ad1c22e7973e65e?spm=1055.2635.3001.10343)
# 1. Java集合框架概述
Java集合框架是Java API的一部分,提供了一整套用于存储和操作对象的接口与类。对于Java开发者而言,它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合框架不仅使程序员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处理不同类型的集合,而且还提供了一系列通用的算法来操作这些集合中的元素。
集合框架的主要接口包括`List`、`Set`和`Map`。`List`代表了一个有序集合,允许重复元素;`Set`则是一个不允许重复元素的集合,而`Map`是一种将键映射到值的对象。这些接口的不同实现,如`ArrayList`、`HashSet`和`HashMap`,为不同场景提供了优化的数据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对`HashMap`和`TreeMap`的深入分析,本章将首先介绍Java集合框架的总体结构,为读者建立起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是进入Java集合世界的起点,也是深入探索更复杂集合实现的前提。接下来,我们将逐步深入探讨`HashMap`和`TreeMap`的内部工作机制、性能特点和优化策略,引导读者完成从入门到专家的转变。
# 2. HashMap工作原理分析
## 2.1 HashMap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 2.1.1 内部数据结构的组成
HashMap是Java中最常用的集合之一,它基于哈希表实现。HashMap的内部结构包括一个数组和多个链表。数组是其主要存储结构,链表则在发生哈希冲突时作为解决冲突的备选结构。在JDK 8及之后的版本中,当链表的长度大于阈值(默认为8)时,链表会转换为红黑树结构以提高性能。这种结构的设计既保证了数据的快速存储和检索,又兼顾了空间效率。
在内部,HashMap使用了一个`Node<K,V>[]`类型的数组,其中`Node`是HashMap的一个内部类,用于存储键值对。数组中的每个位置称为桶(bucket),存储链表的头节点或者红黑树的根节点。如果两个键的哈希值相等,并且它们的键相等(通过`equals`方法比较),则它们会被存储在同一个桶中,形成链表或树结构。
### 2.1.2 哈希表的冲突解决机制
在哈希表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两个不同的键产生相同的哈希码时,就会发生冲突。HashMap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冲突:
- **链地址法**:对于每个桶,HashMap都会维护一个链表(在JDK 8中,当链表长度超过阈值时会转为红黑树)。当发生哈希冲突时,新添加的节点会被追加到链表的末尾。这样,即使哈希值相同,节点也可以通过链表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
- **开放寻址法**:在某些哈希表的实现中,当发生冲突时,会按照某种规则在表中寻找下一个空的位置,而不是使用链表。但这种策略在HashMap中并未被使用。
- **再哈希法**:使用多个不同的哈希函数,当出现冲突时,依次尝试其他的哈希函数,找到一个空的桶来存储元素。HashMap中也未采用此策略。
## 2.2 HashMap的核心算法实现
### 2.2.1 put方法的详细流程
HashMap的`put`方法是用于添加键值对的。以下是`put`方法的执行步骤:
1. 计算键的哈希值,然后通过哈希值和数组长度减一的位与操作,得到该键值对应该存储的数组索引位置。
2. 检查该位置上是否有元素。如果没有元素(即桶为空),则直接将键值对封装成Node节点存储在该位置。
3. 如果该位置上已经存在链表,遍历链表,检查是否存在与待插入键相等的键:
- 如果找到相等的键,则更新该键对应的值。
- 如果没有找到,则将新节点追加到链表的末尾。
4. 如果链表的长度达到了转换为红黑树的阈值(默认为8),则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
5. 检查HashMap的容量是否达到扩容阈值,如果达到,则进行扩容操作。
下面是一个简化版的`put`方法的代码实现:
```java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Node<K,V> e; K k;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计算了键的哈希值,并通过哈希值和数组长度减一的位与操作得到数组索引。之后,我们根据是否需要扩容以及节点的具体类型来处理键值对的存储。
### 2.2.2 get方法的工作原理
HashMap的`get`方法用于根据键获取对应的值。以下是`get`方法的主要步骤:
1. 根据键计算哈希值,然后通过哈希值和数组长度减一的位与操作得到数组索引。
2. 检查该位置上是否存在元素:
- 如果不存在元素,则返回`null`。
- 如果存在元素,进行遍历,通过`equals`方法比较键是否相等。
- 如果找到相等的键,则返回对应的值。
- 如果遍历到链表末尾都没有找到相等的键,则返回`null`。
下面是`get`方法的代码实现:
```java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if (first.hash == hash && // always check first node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if ((e = first.next) != null) {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
### 2.2.3 resize操作的细节分析
当HashMap中的元素数量超过阈值时,数组会扩容。`resize`方法用于实现扩容,它会创建一个新的数组,并将旧数组中的元素重新哈希后分配到新数组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哈希冲突,提高查找效率。
以下是`resize`方法的主要步骤:
1. 创建一个新的数组,长度为旧数组的两倍。
2. 将旧数组中的元素复制到新数组中。在复制过程中,如果某个节点的哈希值在新数组中的位置没有变化,则将节点移动到新数组中的对应位置;如果节点的哈希值在新数组中的位置有变化,则需要重新计算索引位置,并进行重新哈希。
3. 更新HashMap的阈值和内部变量。
`resize`方法的代码实现如下:
```java
final Node<K,V>[] resize() {
Node<K,V>[] oldTab = table;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if (oldCap > 0) {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newCap = oldThr;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if (oldTab != null) {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