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环丁烷衍生锌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活性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92KB PDF 举报
氮杂环丁烷衍生的锌配合物合成及催化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的一项重要研究,由方小军、孙文燕和任文山等人在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进行。他们关注的是手性氮杂环丁烷衍生物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应用,特别是(1′S,2S,3S)-1-(1′-苯基乙基)-2-苯基-3-氨基氮杂环丁烷,简称3-氨基氮杂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性源。 这项工作首先通过3-氨基氮杂环与乙酰丙酮、水杨醛、吡咯甲醛进行反应,合成出三种不同的Schiff碱配体1H、2H和3H。这些配体是合成新型锌配合物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进一步与二乙基锌发生烷基化反应,形成单核金属锌配合物1、2和3。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得到了精确的表征和确认。 其中,配合物1作为催化剂表现出显著的活性和选择性,被用于外消旋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反应中。在10的催化条件下,它显示出高效率和良好的产物分布,生成的聚合物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这表明其在控制聚合过程中的优异性能。这不仅对于理解这类锌配合物的催化机制有重要价值,也对有机化学,特别是氮杂环丁烷化合物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此外,该研究还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的支持,体现了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的持续关注和投入。方小军作为在读硕士研究生,和任文山副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他们的合作展示了不同学术层次的研究力量如何协同推动科研进展。 这项工作深入探讨了氮杂环丁烷衍生的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特定催化反应中的作用,为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同时揭示了新型手性配体与锌金属的结合对催化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