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与核心技能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64KB PDF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改革).pdf" 这是一份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教育。课程总计56学时,其中包括28学时的理论教学、28学时的实践环节,如实验和习题课,属于公共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平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概念,并重点培养五项应用技能: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应用、数据库基础使用、网络操作和信息检索以及常用软件的使用。 教学大纲由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制定,于2013年3月更新。课程内容包括三个主要章节: 1. 计算机基础知识:这部分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软硬件关系、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重点在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机制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难点在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 操作系统:这里涉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如功能、类型,以及进程、虚拟内存和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了解Windows和Linux等常见操作系统,并能熟练操作Windows,包括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控制面板和系统管理。 3. 算法与数据结构(选讲):这部分虽然不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但提供了对算法基础和数据结构的理解,这对于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编程技能至关重要。 选用教材和参考书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和《等级考试学习笔记——一级Office》,这些书籍将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课程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能够应对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同时具备初步的编程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