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解决全局优化难题:ε-实质最优解算法
1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248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类全局优化问题的解决策略,由刘东伟、徐俊彦、赵嘉琦和刘庆怀四位作者在长春工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合作完成。他们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针对ε-近似最优解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这是在全局优化理论中的一项重要贡献。
ε-近似最优解在全局优化中广泛应用,其目的是在寻找全局最小值的过程中,找到一个与真正最优解之间的误差在ε范围内的解。然而,ε-近似最优解并不总是可靠,可能存在目标函数值离最优值较远甚至不可行的情况。例如,Tuy.H的研究表明,尽管ε-最优解在某些条件下是稳定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ε值以确保得到的解是可行且接近最优的是一项挑战。
文章的核心贡献在于扩展了ε-最优解的概念,将单一约束转化为多个约束,并给出了新的算法来求解实质ε-最优解。实质ε-最优解旨在寻找不仅在目标函数值上接近最优,而且在约束条件上也满足的解,这是一个更为严格的要求。通过这种方法,作者试图克服ε-近似最优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可行性问题和对ε值依赖性。
在讨论部分,作者引入了一个具体的优化问题形式(P),包括实值连续函数的定义以及约束条件。他们指出,当前常用的解决策略是将原问题转化为ε-松弛问题(ε-P),通过求解ε-P的全局最优解来得到ε-近似最优解。然而,这可能会导致在ε值过小时,ε-近似最优解不再是原问题的可行解,这一点在文献[5][6][7]中的例子中得到了体现。
为了改进这一状况,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旨在提供一个更稳健的途径来处理ε-最优解的求解,使得得到的解不仅是近似的,而且是在可行性和逼近度上都有保障。这对于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具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在那些对解的质量有严格要求的应用领域,比如工业设计、机器学习中的参数优化等。
这篇文章在ε-最优解的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技术,有望提高全局优化问题求解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推动优化理论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2021-09-29 上传
570 浏览量
2021-08-29 上传
164 浏览量
307 浏览量
2024-11-04 上传
433 浏览量
2024-11-03 上传
2024-10-31 上传

weixin_38712548
- 粉丝: 5

最新资源
- 《Gwt In Action》新手至精通谷歌网络工具包学习指南
- IBM PC汇编语言课程学习总结与答案解析
- SSGF新体系全穿插施工方法概述
- 深入解析计算机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
- Android串口操作源码教程:直接读写与控制
- RAP官方DEMO下载指南:初学者必备资源
- C#单元测试入门级demo示例
- GitHub上的FrostDistrict项目网页解析
- C语言编程风格指南精简版
- Java开发实现简易计算器及其界面设计
- 深入理解Java编程:一份详尽的Java笔记
- 详解数据库设计三大范式应用实例
- 完整实现NDK开发的JNI实例教程
- Red Hat Linux认证教程与指南
- Elm架构教程:打造模块化、可扩展的Web应用
- ASP.NET开发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源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