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网的布设与测量技术

需积分: 43 2 下载量 1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8.35MB PPT 举报
"网的特征条件的计算-第六章 GPS网的布设" 在GPS网的布设中,计算网的特征条件是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这些特征条件包括观测的时段数、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和多余基线数,以及测站数、每点设站次数和接收机数。这些参数对于设计有效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网络至关重要。 1. 观测的时段数:观测时段是指在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的时间间隔,也被称为观测时间。连续的观测时段可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尤其是在考虑卫星信号质量和几何分布时。 2. 总基线数:总基线数是指在一个测量网络中所有可能的两两测站之间的基线数量。基线是两个同步观测站点之间的坐标差异,是计算点位的关键元素。 3. 必要基线数:必要基线数是指为了确定网络中所有点的坐标所必需的最小基线数量。这个数目取决于网络的复杂性和所需的精度。 4. 独立基线数:独立基线是指在消除重复信息后,能够独立提供位置信息的基线数量。独立基线数通常少于总基线数,因为多条基线可能会包含相同的信息。 5. 多余基线数:多余基线是超过必要基线数的那部分基线,它们提供了冗余信息,有助于误差分析和数据质量检查。 6. 测站数:测站是网络中的观测点,每个点可能被多次观测,这取决于网络设计和测量目标。 7. 每点设站次数:这是指每个测站参与观测的次数,次数越多,可以获得更多的观测数据,从而提高定位的精度和稳定性。 8. 接收机数:接收机的数量决定了同时可以进行多少个观测,更多接收机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同步观测,提高网络覆盖和精度。 GPS测量主要包括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绝对定位提供地固系下的精确坐标,而相对定位则通过计算基线向量来确定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GNSS测量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变形监测、地球动力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精度和实时性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国家高精度GNSS网要求毫米级别的精度,而GIS数据采集可能只需要亚米级的精度。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同步观测、载波相位测量、伪距测量等技术,以及观测时段、截止高度角、采样间隔等技术参数,以优化网络设计并确保数据质量。同时,作业流程、进度估算、成本估算、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也是GNSS网布设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