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与RBF神经网络:SPSS-Clementine实践指南
需积分: 13 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9.07MB PPT 举报
"RBF神经网络-网络结构-数据挖掘原理与SPSS-Clementine应用宝典"
在数据挖掘领域,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模型,尤其在处理非线性问题时展现出强大的能力。RBF神经网络由三个主要层构成: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
1. 输入层:输入层作为网络与外部环境的接口,由一系列感知单元(或称为节点)组成,它们接收来自外部数据集的原始输入。每个感知单元通常对应数据集的一个特征,对输入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2. 隐含层:这是RBF网络的核心,负责进行非线性转换。隐含层的神经元通常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如高斯函数,可以将输入空间映射到一个高维的隐层空间,使得复杂的数据模式得以揭示。这种非线性转换能力使得RBF网络能够处理具有复杂关系的数据。
3. 输出层:输出层是线性的,其神经元对经过隐含层非线性变换后的数据进行线性组合,从而给出网络的最终预测或响应。输出层的节点数量取决于任务的需求,可以是单一节点(如回归问题)或多节点(如分类问题)。
数据挖掘是应对现代社会大数据爆炸式增长的必要手段。根据元昌安等主编的《数据挖掘原理与SPSS Clementine应用宝典》描述,数据挖掘是从大量、不完整、有噪声和模糊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与信息检索不同,数据挖掘不仅关注找到已知模式,更注重发现未知的关系和模式。
1. 社会需求:随着信息量的快速增加,单纯依赖人力理解数据变得困难。例如,“啤酒尿布”案例展示了数据挖掘如何揭示消费者行为的隐藏关联,帮助企业优化销售策略。
2. 技术定义:数据挖掘是对实际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潜在有用信息的过程。它与信息检索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遵循预定义规则,而数据挖掘探索的是未被察觉的模式。
3. 商业定义:数据挖掘应用于商业场景,通过分析大量企业数据,发现规律,形成模型,帮助企业预测市场趋势,制定战略决策。例如,通过对客户资料的挖掘,企业能识别出高价值客户群体并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4. 发展历程:数据挖掘的概念始于1980年代末,经过1990年代的KDD(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研讨会的推动,逐渐发展成为今天涵盖多种算法和技术的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SPSS的Clementine是一款强大的数据挖掘工具,能够支持包括RBF神经网络在内的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帮助用户从复杂数据中提取价值。通过使用这样的工具,专业人员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数据探索、建模和知识提取,从而提升业务洞察力和决策效率。
125 浏览量
2011-02-15 上传
2011-01-08 上传
2018-03-28 上传
2022-02-18 上传
2021-09-19 上传
2021-09-2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