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文化外宣翻译问题与策略:目的论视角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174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目的论在太极拳武术文化对外宣传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作者杨瑞玲指出,太极拳的外宣翻译不仅要传递武术理论和技巧,还需传播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然而,这一过程受到缺乏自然对应词汇、武哲交融、跨文化差异、语义模糊、文学风格浓重和标准化程度低等因素的挑战。"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翻译不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转换,而是以实现特定交际目的为核心。对于太极拳的外宣翻译来说,其目标是使全球受众能够理解和接纳这种中国特有的武术形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灵活选择翻译策略,例如使用意译、增译或减译,以适应目标语的文化背景。 面对缺乏自然对应物的问题,译者可能需要创造新的词汇或短语来表达太极拳的特殊概念。太极拳与哲学紧密相连,如阴阳理论和道家思想,这些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直接对应的概念,译者需要找到合适的传达方式,使外国读者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中西文化差异是另一个重大挑战。太极拳的某些术语和表达方式可能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意义,但在西方可能难以理解。因此,译者需要寻找文化共鸣点,或者通过注解、引言等方式来解释这些文化元素,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语义模糊性是太极拳描述中常见的现象,由于太极拳的动作和理念往往带有诗意和象征性,这在翻译时需要特别处理。译者可能需要通过增加上下文信息或调整表述方式,以增强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此外,太极拳的英译标准不一也会影响其国际传播。为了推动太极拳的国际化进程,建立统一、规范的翻译标准至关重要。这包括对太极拳名词的统一翻译,以减少混淆,提高国际认知度。 目的论视阈下的太极拳外宣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微妙的任务,要求译者在尊重和保留文化特性的同时,兼顾到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度。通过提高翻译质量,规范翻译标准,太极拳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瑰宝将更好地走向世界,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