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异步传输模式详解:从概念到架构
下载需积分: 9 | DOC格式 | 53KB |
更新于2024-09-20
| 174 浏览量 | 举报
"ATM异步传输模式英汉互译,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学生张晓晓撰写。该文档详细介绍了ATM技术的背景、概念、优势以及体系结构,旨在帮助读者理解ATM如何在不同服务间实现高效、灵活的数据传输。"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电信网络技术,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广泛研究和采用,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计算机终端需求和多类型数据传输的挑战。ATM的核心特性是它的面向连接性、分组交换以及服务质量(QoS)保证。
ATM之所以受到关注,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它是国际标准,允许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其次,ATM技术基于强大的概念,如动态连接建立和服务质量协商。第三,ATM采用交换技术,提供专用带宽和高效能。最后,其定长信元设计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可预测性。
ATM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信元交换。信元是ATM的基本传输单元,具有固定的53字节长度,其中5个字节是信元头,用于寻址和其他控制信息,48个字节是有效载荷,承载实际的数据内容,如语音、数据或视频流。这种分段和重组的过程使得不同类型的业务可以在同一网络中混合传输,同时保持各自的服务质量。
ATM的体系结构包括三个层次:自适应层、ATM层和物理层。自适应层负责处理各种业务类型,确保数据适配到ATM信元的结构。ATM层则负责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信元的路由。物理层处理实际的信号传输,包括在物理介质上的比特流。
ATM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级别的连接,包括实时服务(如语音和视频)和非实时服务(如数据传输)。它支持带宽预留,允许根据需求动态调整,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可管理性。此外,ATM还能够模拟局域网(LAN),使得传统的IP协议应用可以直接运行在ATM网络上,无需修改。
ATM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技术,为多业务网络环境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尽管随着IP技术的发展,ATM在现代网络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但它在推动网络技术进步和理解分组交换原理方面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zxx6432
- 粉丝: 0
- 资源: 9
最新资源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_阎石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高质量c++c编程指南
- 软件评测师2008年真题
- 利用ArcObjects组件技术实现图层的分类符号化
- CodeIgniter 教程
- 华为关于gpon简介
- LiferayPortal二次开发指南
- Active Man in the Middle Atacks
- 电磁兼容原理及其应用课件
- 全国软件考试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
- 基于ArcObjects的网络三维地形场景生成
- 2009年软考程序员级考试大纲
- POP3与Foxmail+Server邮件服务器配置教程
- Log4简明手册(配置)
- net2003/2005编程技巧大全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