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系统内模控制在非线性系统故障调节中的应用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67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1年6月发表在《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上的,由李炜和任波共同撰写,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文章探讨了一种基于逆系统内模控制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调节方法,特别关注于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可逆系统。该方法利用Lipschitz条件,设计了含有比例和积分项的快速故障估计算法,以提高故障估计的效率和稳定性。接着,通过逆系统理论生成附加控制律,结合内模控制来补偿执行器故障,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故障容错能力。作者通过仿真案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是指其动态行为不能用线性关系描述的系统,这类系统通常比线性系统更复杂,需要特殊的控制策略来保证其稳定性和性能。 2. **Lipschitz条件**:在数学中,一个函数满足Lipschitz条件意味着它的变化率被限制在一个常数范围内,这是非线性系统分析和控制中常用的一个假设,确保了系统动态的局部稳定性。 3.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这种系统有多个输入信号可以影响多个输出信号,需要综合考虑所有输入输出的关系来设计控制器。 4. **逆系统内模控制**:逆系统方法是通过构建系统的逆模型来进行控制,内模控制则是利用系统内部模型来实现对不确定性的补偿,提高控制性能。 5. **故障调节**: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调整控制策略来维持系统性能或者恢复到正常状态,是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自适应观测器**:用于估计系统未测量状态的算法,文中自适应观测器包含了比例和积分项,能快速且平稳地估计执行器的故障。 7. **附加控制律**:基于故障估计值设计的控制输入,目的是补偿系统因故障产生的影响,以保持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8. **鲁棒性**:系统在面对不确定性或扰动时保持稳定和性能的能力,文中通过逆系统内模控制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9. **故障容错可靠性**:系统在发生故障时仍能保持预定功能的能力,本文方法旨在提高这一特性。 10. **仿真算例**:验证理论方法有效性的工具,通过模拟实际工况,展示方法的实际效果。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控制策略,结合了逆系统理论、内模控制和自适应观测器,用于解决非线性系统中的故障调节问题,提升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这一方法对于工业过程控制和其他存在非线性特性的复杂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