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高频噪声:海思智能编码中的三端子电容器应用

需积分: 22 9 下载量 1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7.28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电子设备中如何应对电磁噪声(EMI)的问题,特别是在1GHz频率以上。文章指出,为了在1GHz下达到1Ω或更低的阻抗,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ESL)需要控制在0.2nH左右,这通常难以通过常规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实现。解决方案是采用三端子电容器,这种电容器具有较低的ESL,能够有效抑制高频噪声。文中还涉及EMI静噪滤波器的重要性,以及噪声抑制策略,包括屏蔽和滤波器的使用。此外,详细介绍了电磁噪声的产生机制,如信号和电源成为噪声源的情况,数字电路噪声的来源,谐波的影响,以及噪声问题复杂的因素,如谐振和阻尼现象。" 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子设备中电磁兼容性(EMC)的关键问题。首先,文章强调了在1GHz以上的频率,为了减少噪声,需要特别关注电容器的选择和布局。由于常规MLCC无法满足低ESL的要求,因此推荐使用三端子电容器,这种电容器设计能够显著降低高频噪声。 接着,文章阐述了电磁噪声干扰的定义和分类,指出随着电子设备密度增加,噪声问题变得日益严重。解决噪声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屏蔽和滤波器,其中滤波器是消除噪声的重要工具。文章详细讨论了如何正确应用屏蔽和滤波器,以及它们与接地的关系。 在深入探讨噪声产生机制部分,文章解释了信号、电源如何成为噪声源,特别关注了数字电路噪声的来源,如短路电流、去耦电容器的作用以及共模噪声。同时,详细分析了谐波对噪声的影响,包括谐波的本质、复合波形、频率趋势以及与信号上升时间、占空比的关系。 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导致噪声问题复杂化的一些因素,如谐振和阻尼。谐振可能导致噪声放大,而阻尼则有助于减少噪声。传输线路上的特性阻抗匹配和反射问题也对噪声控制至关重要,不匹配可能导致驻波和多重反射,进一步加剧噪声问题。 文章详细介绍了EMI问题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的噪声抑制策略到复杂的噪声产生机理,为电子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对于从事电子工程和EMC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