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解析:堆与中缀表达式转换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1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546KB PPT 举报
"该资源为一份关于数据结构和算法的PPT课件,重点讲述了如何用两个栈解决字符串处理中的中缀表达式计算问题,并涉及了堆数据结构及其相关操作,如插入和删除。" 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是解决问题或执行任务的明确步骤,而数据结构则是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在这个PPT课件中,算法部分主要讨论了一个经典的字符串处理问题,涉及到中缀表达式的计算。中缀表达式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数学公式形式,例如 "2 + 3 * 4"。处理这种表达式通常需要转换为前缀或后缀表达式(也称为波兰表示法或逆波兰表示法),以便于计算。课件提出了一个使用两个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 一个栈用于存储运算符及其对应的优先级,另一个栈则用于暂存计算过程中的数字或运算结果。 2. 从左到右遍历中缀表达式,遇到数字时,将其压入结果栈,并标记优先级为无穷大,因为数字的优先级是最高的。 3. 当遇到运算符时,比较其优先级与栈顶运算符的优先级。如果当前运算符优先级更高,弹出栈顶两个元素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压回栈,同时将当前运算符的优先级设为栈顶元素。 4. 如果当前运算符优先级较低,会在其两侧添加括号,然后将其压入运算符栈。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字符都被处理,最终栈底的字符串即为计算后的中缀表达式。 此外,课件还介绍了堆数据结构,堆是一种特殊的树形数据结构,满足以下特性: - 堆是一个完全二叉树,每个节点都有一个键值,且节点的键值满足特定的规则:对于最小堆,每个父节点的键值不大于其子节点的键值;对于最大堆,每个父节点的键值不小于其子节点的键值。 - 堆通常用于实现优先队列,可以快速找到最大或最小的元素。 - 插入操作:将新元素添加到堆的末尾,然后通过上滤操作(sift up)确保堆的性质。 - 删除根操作:移除堆顶(根节点)的元素,通常替换为最后一个叶子节点,然后通过下滤操作(sift down)重新调整堆。 堆排序算法利用了这些性质,通过构建和调整堆来对序列进行排序。首先,将待排序序列构建成一个最大堆,然后将堆顶元素(最大值)与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并移除,接着对剩余元素重新调整为堆,如此反复,直至整个序列有序。 这份PPT课件涵盖了数据结构中的栈和堆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