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k均值:聚类分析的进阶策略
需积分: 43 1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2.27MB PPT 举报
二分k均值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划分方法的典型聚类算法,它是基本k均值算法的扩展,主要目的是将数据集分割成更小、更易于处理的子集。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迭代过程不断将原始数据点分为越来越小的簇,直至达到预设的簇数量(通常为k)。在每一步,算法首先将所有数据点分为两组,然后在每组内部继续执行k均值步骤,直至每个簇都包含尽可能相似的点,同时不同簇之间的差异最大化。
聚类分析作为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根据数据对象的内在属性将其组织成有意义的组(簇),这些簇内的对象具有相似性,而不同簇间则有明显的区别。聚类的复杂性体现在选择合适的簇数上,因为过多或过少的簇都可能导致结果不佳。例如,图示中展示了从四个到六个簇的不同可能情况,这体现了确定最佳簇数时的挑战。
聚类分析有多种类型,包括:
1. 划分聚类(Partitional Clustering):如二分k均值,数据被明确地划分为不重叠的子集,每个数据对象只属于其中一个子集,且子集之间是互斥的。
2. 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这是一种递归的聚类方式,可以产生树状结构,分为传统的自下而上的凝聚(agglomerative)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分裂(divisive)方法。非传统的层次聚类可能不会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树形结构,而是更为灵活的形式。
3. 其他类型的聚类,如互斥聚类(exclusive clustering)、非互斥(重叠)聚类、模糊聚类(fuzzy clustering)、完全聚类(complete clustering)和部分聚类(partial clustering),它们分别强调了聚类的严格度、重叠性以及模糊性。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取决于数据的特性和问题需求。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我们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有效地对数据进行组织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任务。
1125 浏览量
5281 浏览量
205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410 浏览量
105 浏览量
1045 浏览量
319 浏览量
8865 浏览量
简单的暄
- 粉丝: 26
最新资源
- Delphi7.0构建的图书销售管理系统设计
- 51单片机C语言入门:使用KEIL uVISION2开发
- 掌握XML:实用教程与核心技术
- C# Programming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 LoadRunner入门:实战测Tomcat表单性能与脚本录制
- 松下KX-FLB753CN一体传真机中文说明书:安全与操作指南
- Java语言入门学习笔记
- 哈工大线性系统理论硕士课程大纲
- DS18B20:一线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详解
- 数据库表设计实战指南:主键选择与规范化策略
- Protel DXP中文版入门教程:构建原理图与PCB设计
- 正则表达式完全指南:常见模式与解析
- Linux世界驰骋系列教程全集:系统管理与Shell编程
- 软件工程:走进成熟的学科指南(第4版)
- .NET初学者指南:C#基础教程
- Oracle常用函数详解:从ASCII到RPAD/L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