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修改后文法翻译模式解析
需积分: 50 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修改后文法的翻译模式-编译原理(龙书)"
在编译原理中,修改后文法的翻译模式是构建编译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如何将高级语言转换成等价的机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处理条件语句,如"if-then-else"结构。给定的描述提供了两个翻译规则:
1. 规则(1):C→if E then
这个规则表示一个条件语句的开始,其中"C"代表条件语句,"E"代表条件表达式。这里的翻译模式会处理"if"关键字后面跟着的条件表达式"E"。
2. 规则(2):T→ C S1 else
这个规则描述了条件语句的剩余部分,"T"代表完整的条件语句,"C"是之前提到的条件,"S1"是满足条件时执行的子句。"else"部分是条件不满足时执行的代码。
接下来的翻译处理涉及了回溯补丁(BACKPATCH)和合并(MERG)操作,这是编译器生成目标代码的关键步骤:
- BACKPATCH(E.TRUE, nextquad): 这个操作将条件表达式"E"的真分支(TRUE)与下一个四元组(quad)的地址关联。四元组是编译器内部表示中间代码的基本单元,通常包含操作码、操作数和控制流信息。
- C.nextlist = E.false: 这个设置意味着条件"C"的假分支(FALSE)被更新为条件表达式"E"的假分支地址。
- q = nextquad: 分配一个新的四元组编号给即将要生成的四元组。
- emit(j, -, -, -): 这表示发射(emit)一个四元组,通常用于生成目标代码。在这个例子中,四元组可能表示跳转指令,"j"可能是跳转操作的标签。
- T.nextlist = MERG(S1.nextlist, q): 合并条件满足时执行的子句"S1"的后续指令列表和新四元组"q",确保正确地连接控制流。
这些步骤展示了编译器如何处理条件语句的控制流,确保在条件满足或不满足时正确地跳转到相应的代码块。这个过程是编译器的语法制导翻译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语法分析后的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在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编译原理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编程语言编译器的学科。学习编译原理包括理解高级语言的语法结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以及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阶段。课程可能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各种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通过实验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编译器的设计原理,为未来的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43 浏览量
552 浏览量
2015-12-10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7-10-18 上传
2013-10-11 上传
2013-07-11 上传
2013-10-22 上传
2012-11-19 上传
鲁严波
- 粉丝: 25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Java集合ArrayList实现字符串管理及效果展示
- 实现2D3D相机拾取射线的关键技术
- LiveLy-公寓管理门户:创新体验与技术实现
- 易语言打造的快捷禁止程序运行小工具
- Microgateway核心:实现配置和插件的主端口转发
- 掌握Java基本操作:增删查改入门代码详解
- Apache Tomcat 7.0.109 Windows版下载指南
- Qt实现文件系统浏览器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ReactJS新手实验:搭建与运行教程
- 探索生成艺术:几个月创意Processing实验
- Django框架下Cisco IOx平台实战开发案例源码解析
- 在Linux环境下配置Java版VTK开发环境
- 29街网上城市公司网站系统v1.0:企业建站全面解决方案
- WordPress CMB2插件的Suggest字段类型使用教程
- TCP协议实现的Java桌面聊天客户端应用
- ANR-WatchDog: 检测Android应用无响应并报告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