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SPI模式读写详解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32 6 下载量 1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5 收藏 1.8M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一份关于SD卡SPI读写的中文资料,适合初学者学习,内容包括SPI模式的介绍、SPI总线的构成和特点,以及模式选择和总线传送保护等。" SD卡SPI读写是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数据存储接口技术,主要针对那些需要简单、低成本连接的设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模式是SD卡提供的一种通信协议,允许主机通过SPI总线与SD卡进行数据交换。SPI模式的特点在于它使用标准的SPI主机接口,简化了硬件设计,但相对SD模式,其数据传输速度较慢。 在SPI模式下,SD卡遵循一种二次传递协议,这个协议是SD卡协议的一个子集。当SD卡上电并接收到复位指令CMD0时,若CS(Chip Select)信号保持低位,卡就会进入SPI模式。一旦进入SPI模式,就无法在电源开启状态下切换回SD模式,需要重新上电。 SPI总线通信由指令、响应和数据组成,每个字节由8位数据和CS标志构成。与SD模式不同的是,SPI模式中被选中的卡总是对指令有响应,且会返回一个8位的附加响应。在数据传输出错时,SPI模式下的SD卡会立即反馈错误,而SD模式则可能执行空操作。 数据传输的大小可以从一个字节到一个扇区,读写操作受CSD(Card-Specific Data)寄存器控制。SPI模式下的数据传输还受到CRC(循环冗余码校验)的保护,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模式选择上,SD卡上电默认为SD模式。如果在CMD0指令期间CS保持低位,卡会切换到SPI模式并返回一个SPI模式的R1响应。如果需要返回SD模式,只能通过重新上电来实现。在SPI模式下,SD卡仅支持部分协议系统,但所有支持SPI模式的指令都是有效的。 这份资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详细解释了SPI模式与SD模式的区别以及如何进行SPI模式下的通信,有助于理解和实现SD卡的SPI读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