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并发控制与多粒度封锁协议

需积分: 17 2 下载量 19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1.08MB PPT 举报
"数据库系统中的并发控制是一个关键领域,它涉及到多用户环境下多个事务的同步和协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多粒度封锁协议是并发控制的一种策略,允许在不同的层次上对数据库对象进行锁定,以支持更灵活的并发操作。这种协议允许数据库中的每个数据对象被独立加锁,并且当对一个结点加锁时,其所有子结点也会自动受到相同类型的锁保护。封锁可以是显式的,即事务明确请求锁定特定对象,也可以是隐式的,即由系统根据事务的操作自动施加锁。 并发控制的重要性源于多用户数据库系统的需求,这样的系统允许多个用户或事务同时访问和操作数据库。事务的执行方式有三种主要类型:串行执行、交叉并发和同时并发。串行执行方式确保每次只有一个事务运行,避免了并发问题,但效率较低。交叉并发在单处理机系统中通过交替执行事务来提高效率,而同时并发则在多处理机环境中实现真正的并行执行,最大化资源利用率。 并发执行事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数据竞争和一致性问题。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控制,事务可能会读取或写入错误的数据,破坏事务的一致性和数据库的整体状态。因此,并发控制机制的主要任务是对并发操作进行调度,保证事务的隔离性,并维护数据库的一致性。 封锁是并发控制的一种常见手段,通过锁定数据对象来防止冲突。封锁的粒度指的是锁定数据的范围,它可以是细粒度的,如锁定单个记录,也可以是粗粒度的,如锁定整个表。粒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并发性能和资源利用率。两段锁协议是一种确保事务正确性的策略,它要求事务在修改数据之前先获取锁,在完成所有修改后释放所有锁。 活锁和死锁是并发控制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活锁发生时,两个或多个事务互相等待对方释放资源,导致它们都无法继续执行。死锁则指两个或更多事务相互持有对方需要的资源,形成一种僵局。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数据库系统通常包含检测和恢复死锁的机制。 11.7小结部分未给出具体内容,但从章节结构来看,这部分可能总结了并发控制的关键点,包括各种封锁协议、死锁和活锁的处理、以及封锁粒度选择的影响。" 在实际的数据库系统设计中,多粒度封锁协议提供了一种平衡并发性能和资源利用率的方法。通过精细调整封锁的粒度,可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并发需求,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例如,在高并发的在线交易系统中,采用细粒度封锁可以减少锁的竞争,提高并发性;而在更新频率较低但数据关联性强的场景,粗粒度封锁则可能更为合适,因为它降低了锁定和解锁的开销。同时,理解并发控制的其他概念,如两段锁协议和死锁管理,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和避免潜在的数据错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