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编程实践:排序、斐波那契、加密与素数

需积分: 19 2 下载量 1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126KB PPT 举报
"C语言程序总结" C语言是一种强大的、低级的编程语言,常用于系统开发、软件构建以及各种计算任务。以下是对标题和描述中所提及内容的详细解释: 1. **输入10个数并排序(选择法/冒泡法)** 在这个程序中,展示了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两种基本排序算法: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选择排序通过找到未排序部分的最小元素,然后将其与第一个未排序元素交换位置。冒泡排序则通过不断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位置,使较大元素逐渐“浮”到序列末尾。程序中,数组`a[10]`用来存储输入的10个数,然后通过嵌套循环来实现这两种排序方法。 2. **处理Fibonacci数列** Fibonacci数列是每个数等于前两个数之和的数列,起始数字通常是0和1。在这个例子中,程序创建了一个数组`f[20]`,并初始化前两个元素为1和2。然后,通过循环计算Fibonacci数列的后续值,并使用`printf`函数将结果打印出来。为了美观,每5个数换一行显示。 3. **译密码**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字符加密功能。它读取用户输入的字符,如果字符是字母(包括大小写),则将其向后移4位。如果移动后的字符超出了字母范围,就将其循环回字母表的开头。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一种简单的Caesar密码。 4. **寻找素数** 程序旨在找出100到200之间的所有素数。素数是大于1且只有1和自身两个正因数的自然数。这里,通过从101开始,每次增加2(因为偶数不是素数,除了2外),检查每个数是否能被小于或等于其平方根的任何数整除。如果不能,则该数是素数,将其打印出来,并在每打印10个数后换行。 5. **输出杨辉三角** 杨辉三角(Pascal's Triangle)是一个二维数组,每一行的数字是上一行的数字生成的,其中每个数是它上面两个数的和。这个程序会输出第一行开始的杨辉三角。然而,给定的内容没有提供完整的代码来生成杨辉三角,但通常可以通过动态规划的方式来实现,即使用二维数组存储每一行的元素,然后根据杨辉三角的生成规则填充数组。 以上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一些基础示例,涵盖了数据结构(数组)、控制流(循环和条件语句)、输入/输出(`scanf`和`printf`)、函数调用以及基础算法(排序、计算Fibonacci数列、素数判断)。这些是学习C语言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