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SAR技术在采空区桥梁沉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545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监测采空区上方桥梁沉陷的应用。通过介绍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即利用日本ALOS PALSAR卫星数据对江苏省大刘煤矿附近大桥的沉降监测,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D-InSAR技术是一种遥感监测手段,主要用于精确地测量地表微小变化,尤其适用于地质灾害、地面沉降等领域的监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两颗或更多卫星在不同时间获取同一地区的雷达图像,通过对比这些图像之间的相位差异来推算地表的三维位移。在二轨差分方法中,两个不同轨道的卫星在相近的时间内捕获同一目标区域的雷达图像,通过对这两张图像进行干涉处理,可以消除大气延迟等非地表变化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获取地表的沉降信息。 文章中提到的具体案例是针对江苏省大刘煤矿采空区上方的一座大桥。采空区由于地下开采导致地表失去支撑,常常会引起地面沉陷,对桥梁等基础设施构成安全隐患。2007年至2009年间,研究人员运用D-InSAR技术结合ALOS PALSAR卫星数据,监测了该大桥的沉降情况。监测结果与实地测量的水准数据一致,这表明D-InSAR技术能有效地监测因矿产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化,并且精度高,可为桥梁安全评估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文章还提及了相关研究背景和资助情况,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以及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的支持,显示出该研究得到了多方面的学术和资金支持。作者团队来自多个高校的测绘和矿业相关学院,反映了跨学科合作在解决复杂地质问题中的重要性。 总结来说,D-InSAR技术在采空区上方桥梁沉陷监测的应用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它能提供及时、精确的数据,对于预防因矿产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陷问题,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和交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获取能力的增强,D-InSAR技术将在未来地表变形监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