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与路由选择协议详解:动态路由、汇总路由与浮动静态路由

需积分: 14 3 下载量 1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969K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回顾了上一节课堂中的知识点,涉及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子网、IP地址配置、IPv4与IPv6的分段差异、汇总路由和浮动静态路由等内容,并简要介绍了路由选择协议的基础概念、类型及优势。" 在IP网络环境中,子网是为了解决IP地址的高效利用和网络划分问题。传统的A、B、C类地址只能标识单一的数据链路,而通过子网化,我们可以利用部分主机位作为网络位,将一个主IP地址划分为多个子网,提高地址利用率和网络管理效率。例如,配置IP地址192.168.13.175,掩码255.255.255.240,表明网络位是28位,这个地址是子网192.168.13.160/28的广播地址,而不是有效的主机地址。 IPv4与IPv6在分段上的关键区别在于,IPv6路由器不会对数据包进行分段,而是要求源主机在发送前完成分段,或者确保发送不超过最大传输单元(MTU)的包。这减少了路由器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网络效率。 汇总路由是一种策略,通过一个单独的路由条目指向多个子网或IP地址,减少了路由表的复杂性。在静态路由中,汇总路由特别有用,因为它可以减少需要手动配置的条目数量。 浮动静态路由是备用路由,其管理距离设置较高,只有当所有更高优先级的路由不可用时才会被启用,确保网络的容错性和连续性。 路由选择协议是网络通信的核心,分为多种类型,如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协议。它们的基本任务是决定最佳路径、更新路由表,并应对网络拓扑变化。动态路由选择相对于静态路由的优势在于其能自动适应网络变化,提供更灵活的路径选择。所有路由选择协议都面临路径决策、度量标准、收敛速度和负载均衡等问题。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如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根据到目标网络的距离(通常以跳数衡量)来选择路径;链路状态协议如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通过构建网络拓扑图来计算最短路径。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同一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外部网关协议(EGP)则处理不同自治系统间的路由。 在选择静态或动态路由时,静态路由易于配置,但无法自动适应变化;动态路由虽然复杂,但能自动处理网络变化,更适合大型复杂网络。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在网络中做出路径决策和更新路由表,并在主路径失效时选择备选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