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随动系统建模与性能分析MATLAB实例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1 下载量 1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2 1 收藏 873KB PDF 举报
本篇文档是关于位置随动系统建模及其时域特性的详细分析教程,适用于自动化学院的相关课程设计任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系统模型建立**: - 任务要求学生首先分析给定的随动系统,该系统包括测速发电机TG与伺服电机SM共轴连接,右侧电位器与负载共轴。放大器、电桥和电机的增益分别为Ka=40、5Kε和2tk,系统元件如电阻Ra=6Ω,电感La=10mH,转动惯量J=0.006kg.m²,摩擦系数f=0.2Nms,减速比i=10。学生需要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并绘制系统结构图和信号流图。 2. **传递函数与闭环分析**: - 学生需求出系统各个部分的传递函数,进一步得到闭环传递函数。这涉及到数学模型的建立,可能包括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矩阵的求解。 3. **根轨迹分析**: - 要求在Matlab环境中,随着放大器增益Ka从0到无穷大变化,绘制相应的根轨迹图,展示系统稳定性与增益之间的关系。 4. **性能指标计算**: - 当Ka等于10时,学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性能分析,包括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绘制,以及超调量、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的计算。通过这些数值,可以评估系统的动态性能。 5. **阻尼比与性能优化**: - 在阻尼比为0.7的情况下,学生需找出对应的Ka值,然后与之前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阻尼比对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的影响。 6. **课程设计说明书**: - 最后,学生需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分析和计算的过程描述,可能包含Matlab源代码或Simulink仿真模型的详细步骤。说明书需遵循教务处的标准格式,确保清晰易懂。 整个课程设计围绕位置随动系统的核心特性展开,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系统建模、仿真工具使用以及性能分析能力。完成这项任务有助于加深对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