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线圈动态模型研究与相位延迟分析
需积分: 24 1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1.34MB PDF 举报
"该资源是一篇关于罗氏线圈动态模型研究的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张德铭,导师鲍海,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表于2006年。文章探讨了基于控制思想的罗氏线圈动态模型,分析了影响其测量工频电流精度的因素,包括温度漂移和一次导体相对位置的影响。"
在数据采集领域,尤其是涉及到多通道同步采集时,相位延迟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在标题提及的"13多通道数据采集的相位延迟-15分钟学会vue项目改造成ssr(小白教程)"中,尽管主要话题是前端技术的SSR改造,但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与数据采集相关的知识点。
首先,数据采集卡的性能参数包括分辨率和量程范围,这些参数决定了能检测到的最小电压变化。分辨率通常以比特计,最小变化量(LSB)代表了编码宽度,它可以通过分辨率计算得出。例如,对于6013数据采集卡,如果信号幅度在0.2~1.25V之间,可以计算出最小变化量为0.06mV。
其次,6013数据采集卡的采样率高达200kS/s,这意味着每秒可以进行200,000次采样。当进行双通道采样时,单个通道的采样速率减半,为100kS/s。采样延迟是指在连续采样不同通道之间的间隔时间,对于6013卡,这个延迟为1/200,000秒,即5微秒。
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中,由于大部分数据采集卡无法同时处理多个通道的A/D转换,各个通道的信号会被顺序采集,这就导致了通道间的相位延迟。这种延迟在需要同步采集多个信号,如标准电流互感器和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的输出时,成为一个重要的误差源。
罗氏线圈是一种用于测量大电流的非磁饱和电流传感器,其输出信号通常在10~130mV范围内。论文中提到,罗氏线圈的动态模型和误差分析是研究重点,包括了频率特性和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表现。温度漂移和一次导体与罗氏线圈相对位置的变化都会影响测量精度,使得达到0.2级的测量精度变得困难。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相位延迟问题对于保持多通道同步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精度测量和电力系统监测中。而罗氏线圈作为电流测量设备,其动态模型的研究有助于优化设计和提高测量准确性。
2020-12-13 上传
2022-01-13 上传
2021-05-14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三里屯一级杠精
- 粉丝: 35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探索数据转换实验平台在设备装置中的应用
- 使用git-log-to-tikz.py将Git日志转换为TIKZ图形
- 小栗子源码2.9.3版本发布
- 使用Tinder-Hack-Client实现Tinder API交互
- Android Studio新模板:个性化Material Design导航抽屉
- React API分页模块:数据获取与页面管理
- C语言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分配方法
-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固溶体催化剂制备技术揭秘
- VS2013环境下tinyxml库的32位与64位编译指南
- 网易云歌词情感分析系统实现与架构
- React应用展示GitHub用户详细信息及项目分析
- LayUI2.1.6帮助文档API功能详解
- 全栈开发实现的chatgpt应用可打包小程序/H5/App
- C++实现顺序表的动态内存分配技术
- Java制作水果格斗游戏:策略与随机性的结合
- 基于若依框架的后台管理系统开发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