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谭浩强:筛选法实现2~200间素数查找
需积分: 16 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9
收藏 8.66MB PPT 举报
在C++编程领域,筛选法(Sieve of Eratosthenes)是一种古老且高效的算法,用于找出一个范围内的所有质数。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关注的是如何用C++实现从2到200之间的所有素数查找。筛选法的基本思想是,从最小的质数(2)开始,将它的倍数标记为非素数,然后移动到下一个未被标记的数,即下一个质数,重复此过程,直到遍历到所指定的上限。
以下是详细的步骤:
1. **C++概述**:
C++是由Dennis Ritchie和Brian Kernighan在1972年基于B语言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为了编写UNIX操作系统。C++继承了C语言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同时增加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支持,使其在大型系统开发和性能优化方面表现出色。
2. **C语言特点**:
- 结构化:C语言结构清晰,适合编写复杂程序,无论是大型系统还是小型控制程序,都能有效处理。
- 高级与低级特性结合:C语言提供丰富的运算符,包括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位运算,允许直接操作内存,提高了代码效率。
- 可移植性:C语言编写的程序能够在多种计算机平台上运行,无需大量修改。
- 自由度与挑战:虽然语法灵活,但对新手而言可能需要更多实践和理解,调试过程可能相对复杂。
3. **筛选取法实现**:
在C++中,首先创建一个大小为200的数组,所有初始值设为1(表示可能是质数)。然后,从2开始,依次检查每个数,如果它是质数(即数组值为1),就将它的所有倍数(除了自身)标记为0,因为它们不是素数。这个过程持续到√200,因为一个大于√n的因数必定小于或等于√n,这有助于减少计算量。最后,数组中所有值为1的元素对应的索引就是素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代码实现: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ieveOfEratosthenes(int n) {
vector<bool> primes(n+1, true); // 假设所有数都是质数
primes[0] = primes[1] = false; // 0和1不是质数
for (int i = 2; i * i <= n; i++) {
if (primes[i]) { // 如果i是质数
for (int j = i * i; j <= n; j += i) {
primes[j] = false; // 标记i的倍数为非素数
}
}
}
// 输出素数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primes[i])
cout << i << " ";
}
}
int main() {
sieveOfEratosthenes(200);
return 0;
}
```
这段代码首先初始化一个布尔向量`primes`,然后通过两个嵌套循环,外部循环检查每个数,内部循环标记其倍数。最后,遍历`primes`数组并输出所有的素数。
通过这个例子,学习者可以理解C++中的数据结构(如向量)和如何利用筛选法高效求解素数问题。同时,这也展示了C++语言在处理算法问题时的灵活性和性能优势。
10436 浏览量
1425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fd7c6203a3ce46f8a5332ca9381206db_weixin_42200791.jpg!1)
Happy破鞋
- 粉丝: 14
最新资源
- 自动化Azure SQL数据库Bacpac导入导出流程
- 硬盘物理序列号读取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介绍
- Backbone.js 和 RequireJS 主项目配置指南
- C++实现三次样条插值算法的详细解读
- Navicat for MySQL:轻松连接与管理数据库
- 提高客户满意度的CRM系统解决方案
- VEmulator-GUI:实现VE.Direct设备仿真界面
- C#自学三年:十个实用编程实例解析
- 泰坦尼克号数据分析:揭开公共数据集的秘密
- 如何使用类注解轻松将对象数据导出为Excel
- Android自定义GuideView引导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MW-Gadget-BytesPerEditor: 页面编辑贡献大小分析脚本
- Python电机控制程序实现与应用
- 深度学习JavaScript,快速提升编程技能
- Android实现3D旋转切换视图控件详解
- COLLADA-MAX-PC.Max2019转换工具v1.6.68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