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从电子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2.04MB PPT 举报
"计算机发展史概述,包括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以及ENIAC计算机的诞生和冯·诺依曼的贡献"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每一代都以其核心元件和技术的革新为标志: 1.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左右) 这是计算机的起源,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ENIAC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主要用于计算弹道。它体型庞大,占据了三间库房的空间,且能耗高、运算速度慢,但它是电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0年代) 1956年,晶体管的出现替代了电子管,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性能提升,功耗降低。晶体管计算机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向更轻便、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3. 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59年以后) 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多个电子元件能够封装在一个小芯片上,进一步提升了计算机的集成度和运算速度。这一阶段的计算机更加小巧,功能更加强大。 4.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代至今) 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计算机进入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运算速度和存储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现代个人电脑、服务器和各种智能设备都基于这一技术。 冯·诺依曼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他提出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即存储程序概念,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然而,ENIAC的实际先驱是约翰·阿坦那索夫和他的研究生克利夫·贝瑞,他们的工作被后来的莫克利所剽窃,直到1973年才得到公正的认可。 关于冯·诺依曼的一些趣闻轶事,如他在打牌时仍思考课题,以及他对于数学难题的热情,反映了他对科学的执着精神和卓越智慧。这些故事生动展示了早期科学家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以及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投入。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技术创新的历史,从庞大的电子管机器到今天的微小芯片,每个进步都推动了科技的巨大飞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