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微机原理实验:硬件接口与地址译码代码分析

需积分: 18 17 下载量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3 收藏 262KB PDF 举报
"中南大学微机原理实验代码包含硬件部分,涉及基本I/O接口电路设计和地址译码电路设计两个实验。代码适用于学习微机原理和硬件操作。" 在微机原理的学习中,硬件部分通常涉及到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交互,其中I/O接口电路设计和地址译码电路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两个实验代码提供了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示例。 首先,"Tio.asm" 文件展示了基本I/O接口电路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代码定义了IOY0和IOY1的端口始地址,并通过`MYIO_A`和`MYIO_B`来访问这些端口。`MYIO_A`和`MYIO_B`是基本输入输出单元A组和B组的端口地址,用于读写数据。程序使用了x86汇编语言,通过`MOV DX, MYIO_A`和`MOV DX, MYIO_B`将端口地址加载到DX寄存器,然后使用`IN AL, DX`和`OUT DX, AL`指令进行数据的读入和写出。此外,还使用`INT 16H`中断服务例程检查键盘输入,若有按键按下则退出循环。 其次,"T138.asm" 文件涉及到地址译码电路设计。地址译码是微处理器确定要访问哪个外围设备的关键步骤。在这个实验中,IOY0的地址被用作译码电路的基地址,定义了`Y0`和`Y1`作为译码电路输出Y6和Y7的端口地址。同样地,代码通过`MOV DX, Y0`和`MOV DX, Y1`访问这些端口,读写数据。同样使用`INT 16H`来检测键盘输入并控制程序流程。 这两个实验代码不仅展示了如何在汇编语言环境下编写基本的I/O操作,还涉及了微机系统中常见的地址译码操作,是理解微机原理硬件部分的良好实践。通过分析和运行这些代码,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微处理器如何与外部设备通信,以及如何设计简单的硬件接口。同时,对于理解内存管理和设备驱动编程也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