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AM内存原理与时序详解:Bank与位宽构造
需积分: 9 1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1.33MB PDF 举报
SDRAM,全称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内存类型。其原理和时序设计对于理解计算机内存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SDRAM内存模组的基本结构是由物理Bank(PhysicalBank,P-Bank)构成的。物理Bank的概念起源于早期的内存系统设计,旨在确保CPU在单个时钟周期内能够接收完整的数据。CPU的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所需数据的容量,即P-Bank的位宽。例如,早期的Pentium处理器需要两条72-pin SIMM内存,每条只能提供32-bit的位宽,而Pentium的64-bit数据总线需求则需要更高的内存配置。
在SDRAM时代,每个内存芯片自身具有一定的位宽,如台式机市场常见的是8-bit或16-bit芯片。为了匹配CPU的数据总线位宽,需要通过并联多个芯片来组合成一个P-Bank。比如,16-bit芯片需要4颗来实现64-bit的P-Bank,而8-bit芯片则需要8颗。这样做的目的是优化内存性能,确保数据传输效率。
然而,随着计算需求的增长,单个P-Bank的容量已经无法满足系统的需求。因此,现代的芯片组支持多个P-Bank,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Bank进行数据访问。这种设计允许系统同时处理多个独立的数据流,提高了整体性能和灵活性。
SDRAM的时序参数包括读写延迟时间(CL,Column Address Latency)、预充电时间(RP,Row Precharge Time)、行保持时间(RAS,Row Active to Precharge Time)和列地址刷新时间(CAH,Column Address Hold Time)。这些时序参数对于内存的实际操作至关重要,它们定义了内存的响应速度和数据一致性。优化这些参数有助于减少内存延迟,提高系统性能,尤其是在高速缓存和频繁数据交换的场景下。
SDRAM的工作原理和时序管理涉及到内存模块的构建、内存芯片的位宽选择、以及如何适应CPU数据总线的需求,这些都是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要素。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内存架构可能会进一步优化这些细节,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计算挑战。
2010-01-14 上传
2011-12-07 上传
2013-07-31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3-07-29 上传
2008-11-16 上传
anchungang
- 粉丝: 0
- 资源: 8
最新资源
- AS3TuningInsideAVM2JIT.pdf
- J2ee开发中过滤器的使用
- JAVA 23设计模式一点就通
- 简易秒表 AT89C51
- 关于统一建模语言(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的一本全面实用的参考
- JavaScript.DOM编程艺术.pdf
- 社会劳动保障系统(Word文档)
- Oracle PL SQL Programming
- makefile(中文版).pdf
-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Statistics (3rd Edition)
- IEEE802.3-2005版标准文件4
- opnet网络仿真最新版
- LoadRunner性能测试实战
- Windows文件系统过滤驱动开发教程(第二版)-楚狂人.pdf
- Data Mining With R
- AD7715 在精密分析仪器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