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泛化关系与继承

需积分: 7 2 下载量 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4 收藏 2.02MB PPT 举报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包括泛化关系、基本概念、分析设计过程、UML、用况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和物理体系结构建模" 在软件工程领域,面向对象是一种重要的编程范式,它基于"对象"、"分类"、"继承"和"通过消息的通信"这四个核心概念。泛化关系是面向对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体现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即"is-a"关系。一般类(父类)定义了特殊类(子类)的共同属性和操作,子类通过继承可以获取这些属性和操作,并且可以进一步扩展和特化,增加自己的特性。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包括: 1. 对象:对象是属性和操作的封装体,属性代表对象的状态,操作则定义了对象的行为。对象的内部实现对用户是隐藏的,这种隐藏信息的技术被称为封装,目的是保护对象的内部状态不被外部随意访问,增强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2. 类:类是对象的模板或蓝图,它定义了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的对象。每个实例化后的对象都是类的一个实例,拥有类所定义的特征。 3. 继承:继承允许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操作,增强了代码的重用性。子类可以扩展或重定义父类的特性,但重定义的操作必须保持与父类的型构一致,以确保类型兼容。 4. 消息传递:对象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发送消息来实现的,即调用对象的方法或服务。这是对象之间交互的主要方式。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过程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用况建模:识别并描述系统的主要参与者和他们与系统交互的方式,定义系统的功能需求。 2. 静态建模:包括类图和对象图,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如类、接口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动态建模:使用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等描述系统行为,展现对象之间的交互和状态变化。 4. 物理体系结构建模:关注系统的部署和硬件配置,描述系统组件如何在物理环境中分布和通信。 面向对象方法因其符合人类认知习惯、易于维护和扩展,以及支持软件复用的特性,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的软件开发方法。它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抽象能力,还通过继承和多态等特性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实际应用中,统一建模语言(UML)常用于可视化和文档化面向对象的设计,它包含多种图表工具,如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帮助开发者清晰地表达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