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修水县大坑流域降雨侵蚀力指数时间序列分析及预报

需积分: 36 1 下载量 10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34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降雨侵蚀力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针对1990年在江西省修水县大坑流域的实际月降雨侵蚀力指数数据进行研究。首先,作者介绍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处理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通过识别数据中的趋势、季节性和随机波动,以建立预测模型。 研究的核心步骤包括对月降雨侵蚀力指数序列的稳定性、正态性和周期性检验。平稳性检验确保数据在统计特性上不随时间改变,正态性检验则验证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周期性检验则查找数据中可能存在的重复模式或周期性规律。通过计算样本相关函数(Sample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SACF)和偏自相关函数(Partial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PACF),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模型的形式和阶次,即自回归(AR)模型的阶数或移动平均(MA)模型的延迟项数量。 接着,文章估计模型参数值,这些参数是时间序列模型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过去数据对未来预测的影响程度。通过建立的月降雨侵蚀力指数预报方程,作者使用实际观测值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这意味着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和预测降雨侵蚀力的变化。 此外,文章提及了降雨侵蚀力指数的理论背景,由W.H. Wischmeier和D.D. Smith在1958年提出,作为衡量降雨侵蚀强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土壤侵蚀规律研究和预报具有基础性作用。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原有模型可能不再满足所有需求,因此对降雨侵蚀力指数变化规律的深入理解和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方法方面,作者选择了修水县大坑流域作为研究区域,设置了四个降雨观测站,使用自记雨量计收集数据,以便全面了解流域内降雨的时空变化。通过对降雨侵蚀力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研究人员得以分析降雨过程中的侵蚀效应。 本文通过对降雨侵蚀力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该指数的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实用的预测模型,对于改进土壤侵蚀研究和管理实践具有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