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编程:发送方设置与广播通信示例

需积分: 24 38 下载量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754KB PPT 举报
发送方套接字设置是计算机网络编程中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使用标准TCP/IP协议进行通信时。本文首先介绍如何创建一个套接字,包括使用`socket()`函数指定地址族(如AF_INET表示IPv4)、套接字类型(SOCK_DGRAM用于UDP,而SOCK_STREAM用于TCP)以及初始化套接字选项(如将INADDR_ANY设为接收来自任何地址的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INVALID_SOCKET`错误,代表创建套接字失败。 接下来,文章关注的是局域网广播通信的原理和实现。在局域网中,由于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子网,广播消息可以直接发送到所有主机,但需要特别设置`sin_addr.s_addr`为`INADDR_BROADCAST`,同时确保使用UDP套接字类型。广播通信主要用于发现网络中的设备、系统更新等场景。 标准TCP/IP编程接口Socket是网络应用编程的核心,涉及的内容包括: 1. **端口地址**:每个进程通过16位的端口号标识,0-65535范围内,其中0-1023为知名端口,通常由特定服务占用;1024-5000为临时端口,供客户端程序使用;5001-65535保留给特定服务器。选择端口号时,应考虑服务的公开程度和唯一性。 2. **套接字**:套接字是网络通信的基本组件,由(IP地址,端口号)组成,用来标识通信双方。一条连接需要两个套接字,一个是发送方的,一个是接收方的,形成四元组(本地IP地址、本地端口、远程IP地址、远程端口)。 3. **C/S编程模型**: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是最常见的网络编程架构,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两者通过套接字进行交互。 4. **基本接口函数**:如`bind()`绑定套接字到本地地址,`listen()`设置服务器监听连接,`accept()`等待并接受连接请求,`send()`和`recv()`进行数据传输。 5. **字节序问题**:由于不同计算机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字节序(大端或小端),在跨平台编程时需要处理这个问题,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6. **I/O模式**:通常有阻塞式和非阻塞式两种I/O模型,影响了程序在等待数据传输时的行为。 发送方套接字设置是构建网络应用程序的基础,理解端口地址和套接字概念,以及如何在标准TCP/IP接口下操作套接字至关重要。无论是简单的广播通信还是复杂的C/S通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都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