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频傅立叶级数:框架理论在信号处理中的创新应用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9 12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1.87MB PDF 举报
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更高效、更适应复杂信号特征的分析工具。本文《框架理论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由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天博撰写,其研究背景是在傅立叶分析广泛应用的同时,人们意识到其固有的局限性,即频率分析受限于基频的整数倍。为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40年代后出现了诸如短时傅立叶变换、Gabor展开和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等新方法。 框架理论由R.J.Duffin和A.G.Schaeffer在1952年提出,作为一种非调和傅立叶级数的扩展,它打破了正交基的限制,允许对信号进行更灵活、精细的分析。框架概念包括一系列非正交函数,它们通过一组特定的线性关系来定义信号的空间,这在小波分析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论文的第一章概述了必要的预备知识,如傅立叶级数、空间、算子和贝塞尔序列,为后续章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深入探讨了框架理论的核心概念,涵盖了框架的定义、与算子和贝塞尔序列的关系、对偶框架、框架的分解与重构以及特殊框架的性质。这些内容展示了框架理论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第三章则是论文的重点,作者引入了一维和二维分数阶傅立叶级数,这是一种突破传统正交基限制的信号分析工具。分数阶傅立叶变换能够捕捉信号的局部特性,因此在处理具有非周期性和局部变化的信号时显示出优势。作者详细讨论了这种变换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实际应用,例如信号滤波、特征提取和时频分析等领域。 最后一章,作者展望了分数阶傅立叶级数的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提高计算效率的方法、与其他信号处理技术的融合以及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应用探索。 关键词“框架”、“傅立叶级数”、“分数频”以及“信号”准确地概括了论文的主题,表明了该研究旨在解决信号处理中的频域分析问题,并且通过引入框架理论,寻找一种更为灵活和有效的分析工具。这篇论文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框架理论的理解,也为信号处理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