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薄透建筑与气候过滤:探索夏热冬冷地区的适应策略

0 下载量 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1.27MB PDF 举报
"“光、薄、透”与气候过滤器——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表皮设计" 是一篇深入探讨建筑设计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学术研究,由李保峰教授发表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文章指出,尽管现代建筑常常追求透明度和轻盈感,如密斯·凡德罗设想的透明玻璃建筑,但实际上这种设计模式在全球不同气候区域的适用性并未得到充分考量。 在夏热冬冷地区,例如中国的南方城市广州、武汉和北京,虽然“光、薄、透”的建筑设计大量涌现,但它们是否真正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成为关注焦点。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实测和访谈,以及在极端天气下的实验室测试,挑战了“光、薄、透”建筑模式的普遍适用性。他强调,建筑设计不应仅仅是时尚的体现,而应具备气候适应性,这涉及到表皮设计、气候适应性原则和策略的创新。 研究中,作者借鉴了密斯·凡德罗的玻璃建筑构想,但指出在缺乏具体气候适应性考量的情况下,这种透明度可能会导致能源浪费和不适的室内环境。通过实验技术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作者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表皮设计”理念,强调了双层皮玻璃幕墙等气候过滤器在设计中的应用,旨在减少热量交换,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项目号:50278038),表明这项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支持。研究者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设计师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设计模式,以更科学的方式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最后,作者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了“光、薄、透”建筑与气候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并呼吁业界在追求美学和技术创新的同时,重视建筑的气候性能,确保其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且环保。这一研究对于理解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中设计可持续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